張居正講評《孟子》 (新一版) 陳生璽 978753266008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辭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3266008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張居正講評《孟子》 (新一版)
ISBN:9787532660087
出版社:上海辭書
著編譯者:陳生璽
頁數:2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100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孟子》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從漢代以後便成為士子常讀和必讀之書,到了明清時代,又被定為科舉考試的重要科目,因此對中國社會的思想影響極大。本書原名《四書直解》,是明代萬曆初年大學士張居正協同翰林院的講官為年幼的皇帝講解《四書》的講本。原書以明代白話文寫成,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是很好的國學入門讀本。編注者選取該書的《孟子》部分,對《孟子》原文和直解(張居正講評)部分進行新式標點,並補充了註釋、今譯,定名為《張居正講評〈孟子〉皇家讀本》。

作者簡介
陳生璽,陝西乾縣人。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明清易代史獨見》《清史研究概說》《帝國暮色—張居正與萬曆新政》等。主編有《張居正講評(資治通鑒)》《張居正講評(論語)皇家讀本》《張居正講評(孟子)皇家讀本》《張居正講評(大學 中庸)皇家讀本》《張居正講評(詩經)》等,發表論文《清軍入關與吳三桂降清問題》《陳圓圓事迹考》《清初剃髮令的實施與漢族地主階級的派系鬥爭》《明清之際的歷史選擇》等。

目錄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
公孫丑章句上
卷四
公孫丑章句下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卷七
離婁章句上
卷八
離婁章句下
卷九
萬章章句上
卷十
萬章章句下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
卷十四
盡心章句下
後記

前言/序言
用歷史的觀點解讀《四
書》
陳生璽
《四書》是《論語》《
孟子》《大學》《中庸》
四部著作的合稱,是中國
傳統文化中的代表性作品
。《論語》《孟子》,秦
漢以後都以單行本行世。
漢文帝時(前179一前157
),《論語》《孝經》《
孟子》《爾雅》各設博士
官,稱「傳記博士」。漢武帝
建元五年(前136)設《詩
》《書》《禮》《易》《
春秋》五經博士。《大學
》《中庸》乃《小戴禮記
》中的兩篇著作,而《禮
》乃五經之一,亦置博士
官。所以從漢代開始,《
論語》《孟子》《大學》
《中庸》都是當時宮廷和
士子必須研讀之書。到宋
代,程顥、程頤將《大學
》《中庸》從《禮記》中
抽出,予以整理,與《論
語》《孟子》合在一起,
按照他們所理解的為學進
德次序,先《大學》《中
庸》,次《論語》《孟子
》,合稱為《四書》,定
為學者學習入德之門。朱
熹(1130-1200)以畢生精
力加以註釋,成《四書章
句集注》。《四書》之名
自此確立。元皇慶二年
(1313),元仁宗下令元朝
也仿唐宋制度實行科舉取
士,規定考試題目必在《
四書》之中,發揮題意即
以朱注為依據,明清兩代
沿襲此制,六百年相沿未
改。所以《四書》對中國
政治和社會的思想影響極
大,是社會的主流意識,
不僅上自國子監,下至府
州縣學以及鄉村私塾,凡
是讀書者人人必讀,就是
最高統治層的皇家,皇帝
本人和皇子們也要讀。
這部明代《四書》皇家
讀本,就是萬曆初年大學
士張居正協同翰林院的講
官給皇帝朱翊鈞講解《四
書》的講章,經修改後進
呈皇帝在宮內閱讀,定名
為《四書直解》。由於朱
翊鈞初即皇帝位時還是一
個小孩子,所以這本講稿
用最通俗的明代白話文寫
成,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在今天仍不失為初讀《
四書》一本較好的輔助材
料,我們將它整理出來獻
給讀者。
過去長時間極「左」思潮
對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
想的歪曲,先定性,後分
析,摘其所要者大加撻伐
,形成了一種新的傳統。
今天讀《四書》時,首先
應該摒棄這種偏見。史學
大師陳寅恪先生於1930年
審查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時曾說:「對於古人之學
說,應具了解之同情所
謂真了解者,必神遊冥想
,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
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
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
,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
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
無隔閡膚廓之論。否則數
千年前之陳言舊說,與今
日之情勢迥殊,何一不可
以可笑可怪目之乎?」(見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
這就是說,對古人的著作
,應該設身處地了解古人
所處之歷史環境,同時也
把自己融入這種環境之中
,以此來理解古人,才能
評論他的是非得失。因為
我們今天與古人所處的歷
史環境完全不同,是非觀
念亦不大相同,例如孔子
講君君、臣臣,如今是共
和時代,人人都是平等的
,若是按照今天的觀念去
看古代,那不是覺得太可
笑而不可理解了嗎?因此
,我們覺得有必要按照《
四書》的原意,將《四書
》中的一些基本要點簡要
地介紹給讀者,讓讀者帶
著歷史的觀點,按照《四
書》作者的原意來理解《
四書》,而不是以今天的
是非觀念來理解《四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