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以大視角回望「三代」至清末,破除「正統」崇拜,糾正歷史「常識」的偏頗之處。 探究中國歷史長時演進的邏輯,庖丁解牛,點明中國歷史發展之關鍵。 不拘泥於繁雜的歷史細節,而是運用深厚的歷史功力抓取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脈絡,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剖析中華文明的歷史的傳承與轉折的關鍵,提綱挈領,讓讀者在短時間內,對中國歷史形成整體性、框架性的認識與理解。 以解讀「歷史轉折」為己任,嘗試為處於第三次歷史大轉折中的我們勘定坐標、尋找未來。 以他者為鏡,以歷史為鑒,在當下變動的時代,回顧歷史,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撥開迷霧,看清未來之路的方向。以靜制動,借歷史智慧,消解迷茫與不安。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傳統的史學研究中,我們習慣「以我為主」,將「中原」文化放在歷史研究的中心,缺乏與同時期周邊乃至世界範圍歷史對比的視角,忽略「外部」文化對「內部」王朝的影響。 在本書中,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勇教授高屋建瓴,以全球化史觀重構中國歷史敘事,用「橫向共時」的視角觀察中國歷史的演進,簡明扼要、深入淺出講述從上古至清末的中國歷史,幫助我們理解跨越王朝更迭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長時段演變與其內在邏輯。作者簡介
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中國學術史、中國現代化史、中國文明史等研究。著有《漢代春秋學研究》《近代中國文化諸問題》《1894-1915:夢想與困惑》《1895年大夢初醒》《1898年中國故事》《1900年中國尷尬記憶》《1911中國大革命》《超越革命與改良》《晚清二十年》《重新認識近代中國》等,併為梁漱溟、嚴復、章太炎、蔣夢麟等多人立傳。目錄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