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製造業集群-製造強國的實現路徑 程惠芳 王忠宏 978751771373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發展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1771373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先進製造業集群-製造強國的實現路徑
ISBN:9787517713739
出版社:中國發展
著編譯者:程惠芳 王忠宏
頁數:1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96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現代化新征程叢書」致力於豐富讀者知識素養,拓寬其眼界格局,提升其執政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其中《先進位造業集群:製造強國的實現路徑》具有實踐借鑒意義,為我國先進位造業發展及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決策參考。發展先進位造業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建設製造強國的根本支撐,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書全面分析了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進展、發展特徵和面臨的挑戰,在剖析國外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經驗的基礎上,基於創新網路的分析框架,結合對重點區域和典型集群的調研,提出了進一步做好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的思路和措施建議。本書可為政府部門產業經濟決策諮詢提供依據,也可為產業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程惠芳,復旦大學金融學博士,浙江工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現任浙江工業大學和浙江省商務廳聯合成立的中國數字經濟與全球經貿規則研究院院長,全球浙商發展研究院院長,浙江長三角創新管理研究院院長。
王忠宏,江蘇人,產業經濟學博士,理論經濟學博士后,研究員。中國發展出版社社長,國研智庫董事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產業經濟、區域經濟、智庫媒體等領域研究與實踐工作。

精彩書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先進位造業集群:製造強國的實現路徑》對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進展、發展思路、政策措施方面的研究將助力先進位造業發展,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形勢的不確定性。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 王昌林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任務,發展先進位造業是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有效手段。《先進位造業集群:製造強國的實現路徑》一書圍繞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開展了系統研究,針對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邁向世界JI產業集群提出了科學的思路和合理的發展建議,將為我國先進位造業發展及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決策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黃群慧

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我國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進展分析
一、我國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的戰略及政策導向
二、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整體進展
三、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取得的成效
第二章  發達經濟體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的做法及經驗
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特徵分析
二、世界級產業集群典型案例分析
三、發達經濟體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的主要經驗
四、發達經濟體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對我國的啟示
第三章  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案例及經驗分析
一、先進位造業集群的理論分析框架
二、重點先進位造業集群進展分析
三、典型先進位造業集群案例分析
四、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的經驗分析
第四章  培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的思路與政策建議
一、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邁向世界級產業集群仍面臨挑戰
二、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思路
三、培育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的政策建議
附錄  先進位造業集群相關政策和規劃選編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前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先進位造業集群是在一定區域內,基於技術創新、專業化分工與比較優勢,先進位造領域企業及相關產業主體共同形成的在創新能力、組織架構、運營機制、品牌效應、開放程度、規模體量、市場競爭力等方面處於領先水平的產業創新生態。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建設製造強國的實踐路徑,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部署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美國、日本、英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均制定了相應的發展戰略和支持政策,推動本地優勢領域製造業集群發展壯大,並把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作為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搶佔未來經濟制高點的重要策略。
為培育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工業和信息化部自 2019 年開始組織實施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截至 2022 年,全國共遴選出 3 批45 個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構建比學趕超、互促發展的集群間競賽機制,推動形成要素高效集聚、循環暢通的集群生態,培育了專業化、市場化的集群發展促進組織,我國在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集聚效應顯著、創新能力凸顯、規模效應突出的集群體系。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2021 年 45 個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主導產業產值達 19 萬億元,布局建設了 18 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創建了 170 余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2200 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需要注意的是,我國一些先進位造業集群存在龍頭企業效應不足、創新策源能力不強、促進組織不夠健全、產業協同關聯少、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足等問題。
新形勢下,我國要更加重視先進位造業集群,充分認識先進位造業集群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的作用。
第一,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是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實踐路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依靠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著力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支持頂尖科學家領銜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先進位造業集群的本質是創新集群,而創新集群的發展則源於創新網路的構建和演化。從機制上看,這個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創新網路形成、創新網路的開放與強化、創新網路的本地化等階段。在創新網路的構建和演化過程中,促進組織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先進位造業集群的主要組織形式,創新網路把握先進位造業的技術前沿、重大問題與突破路徑,具有能夠更加有效地配置創新資源的優勢,能夠快速提升本地的全球競爭力,從而提升先進位造業集群所在地區的企業創新能力,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第二,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落實製造強國戰略的實踐路徑。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將加快我國產業體系升級發展。一方面,先進位造業集群將助力開闢新領域、制勝新賽道,帶動傳統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及先進適用技術應用,實現傳統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先進位造業集群將承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支撐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同時,對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促進位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
第三,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是打造世界級城市群和提升產城能級、城市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世界級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規模大、層次豐富的人口,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先進位造業集群具備促進知識的創新與擴散、深化產業分工、降低交易成本和運輸成本、提高企業市場反應速度等優勢,是產業發展的主要空間形態。先進位造業集群憑藉其經濟體量大、產業生態豐富、企業數量多的特點,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對高層次人才和勞動力有強大的吸引力,為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提供核心要素。通過創新鏈和產業鏈布局,先進位造業集群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聚集創新要素和創新資源,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創新體系和產業生態,進而提升產業能級和城市競爭力。
第四,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將帶動區域深化改革和營商環境提升。不同於依靠廉價的土地、勞動力和資源環境配置利用帶來的經濟高速增長,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傳統的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減弱,有利於創新網路構建和先進位造業發展的制度供給成為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因而,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將帶動區域深化改革和營商環境提升。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將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支持先進位造業的政策導向,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先進位造業流動,將形成有利於先進位造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第五,培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需要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擴大合作。培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必須將擴大開放和深化國際合作作為保持集群活力的源泉,整合國際資源,嵌入全球價值鏈,在全球進行優化布局,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國內先進位造業集群與國外集群建立戰略合作機制,在產業合作、政策創新、文化培訓、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提升先進位造業集群的國際影響力。鼓勵集群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主動嵌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強化國內外聯合研發創新,共同攻關新技術、拓展新業務、開闢新市場、分享新機遇。有效組合和完善產業集群出口貿易、技術轉讓和對外直接投資,技術裝備「走出去」與配套服務協同推進,加強與國際領軍企業合作,通過持續開放合作不斷強化先進位造業集群的創新網路,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集群優勢。
我國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的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雖然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取得顯著成績,但與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相比還存在顯著差距。我國應秉持以下思路,加快構建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第一,把握綠色化、智能化、網路化的發展趨勢,以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以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培育為重點,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推進關鍵共性技術及核心技術研發,構建先進位造業集群的核心網路。第二,以打造功能健全、機制靈活、運行高效的新型促進組織為抓手,以高質量、專業化服務促進創新資源流動、創新要素聚集和創新主體協同,加速推進先進位造業集群核心網路的開放與強化。第三,強化和完善先進位造業集群的頂層設計,構建支撐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的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體系,圍繞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創新行為和創新要素流動、創新資源整合等產業需求,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和打造競爭優勢為目標,破除產業協同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優化提升區域創新環境,建設高質量先進位造業集群。
為做好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工作,建議將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上升為國家戰略。研究制定國家層面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引導性政策,結合不同主導產業類型和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先進位造業集群特點,制定差異化的動態支持政策。聚焦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引導地方政府出台集群支持政策和集群培育機制。創新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模式,通過研發合作、生產合作、商業協作等方式,把各類具有競爭關係的企業和大學、研究機構、金融機構、行會協會等主體轉變為產業聯合體和價值共同體,將一項技術、一個產品、一個環節的創新,轉變為技術創新、產業鏈協同創新、產業生態創新。聚焦先進位造業發展的新方向,增強新能源汽車、光伏、移動通信、電力裝備等領域全產業鏈優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豐富完善應用場景,培育產業生態,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
本書從戰略導向及支持政策、整體特徵、取得成效及存在問題等方面分析了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的進展,分析了國外先進位造業集群的典型案例,總結了相關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先進位造業集群的理論分析框架,分析了重點先進位造業集群的主要特徵,對典型先進位造業集群進行了深入的案例剖析。本書針對我國先進位造業集群邁向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培育思路、重點工作和政策建議。
本書是浙江工業大學和國研智庫研究團隊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編寫過程中吸收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委託課題的部分研究成果。在對先進位造業集群調研過程中,安徽、浙江、廣東以及杭州、寧波、合肥、無錫等地工信部門和無錫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深圳市清新電源研究院等機構提供了相應支持。本書還得到了有關領導、專家的指導和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限於精力和水平,疏漏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本書的出版將為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產業園區、產業服務平台和廣大製造業企業研判我國先進位造業發展形勢提供參考。同時,本書還將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庫機構、專家學者開展製造強國和高質量發展相關研究提供有益借鑒。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