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權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 9787521629767 國家法官學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法制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266
商品編號: 978752162976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格權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
ISBN:9787521629767
出版社:中國法制
著編譯者:國家法官學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叢書名:中國法院年度案例集成叢書
頁數:14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963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彙集十年精華 展現裁判思維 促進適法統一
根據最新的案由規定進行編排,細分欄目,快速查詢
法官撰寫「法官后語」,提煉裁判規則,分析法律適用方法
實務性:一本為新型疑難法律適用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司法實務參考用書
工具性:一部可以查閱人民法院類型化裁判規則的小全書
【增值服務】內附精美書籤,掃描其中二維碼,即可免費使用「中國法院年度案例系列」往年同類案例資料庫。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姓名權糾紛、肖像權糾紛、名譽權糾紛、一般人格權糾紛案例,在內容上有以下特色:一是突出裁判規則價值。以歷年「中國法院年度案例叢書」採用的人格權糾紛案例為精選基礎,優中選優,提供給讀者十余年積累的多類型、多視角的疑難新型典型性案例,概覽人民法院的類型化裁判規則。二是方便讀者檢索。為體現以讀者為本的理念,叢書分卷細化,每卷根據最新的案由、法律適用問題分類編排案例,以裁判規則、裁判思路或案件焦點的核心內容作為主標題,讓讀者一目了然,迅速找到目標案例。三是注重案例分析的實用性。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以及司法解釋對原「法官后語」進行完善,高度提煉案例對理解和適用新法新規的參考價值,為新型疑難法律適用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為司法工作提供借鑒,為法學研究提供啟迪。

作者簡介
國家法官學院是最高人民法院直屬事業單位,是中國法官教育培訓的主要機構、國家最高司法智庫,是國家接待外國法官的重要基地。
最高人民法院依託國家法官學院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在最高人民法院領導下開展司法案例的生成、收集、研究和交流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秉持「服務司法審判實踐、服務法學教育研究、服務中外法學交流、服務法治中國建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辦院宗旨,致力於搭建國際一流的案例交流和研究平台,有效整合各種力量和資源,匯聚全國法院法官和社會專家學者共同推進司法案例研究。

目錄
一、生命權、 身體權、 健康權糾紛
(一)未成年人損害賠償糾紛
001未成年人校園傷害案件中學校責任比例的確定
——石某訴育某學校等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案
002未成年人高空拋物致人死亡的責任承擔
——趙某忠等訴王某一等生命權案
003過失相抵規則在涉校園欺凌侵權案件中的適用
——王甲訴王乙等侵犯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案
(二)未盡安全保障義務的損害賠償糾紛
021涉多重法律關係情形下侵權責任主體和責任比例的確定
——韋某明等訴覃某年、錫材料公司生命權案
022養老服務業人身損害賠償責任認定
——陳某芬等訴某老年公寓生命權案
023水庫管理者對於在水庫游泳者無安全保障義務
——黃某麟、劉某花訴貴港市某水庫管理局生命權案
(三)過錯的認定
068委託監護期間被監護人受到損害的責任認定及分配
——曹某某訴姜某某、何某平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案
069存疑民事法律事實的司法認定和相應責任承擔
——潘某清訴新某公司、福某公司健康權案
070導遊接受非法經營的旅行社委派參与旅遊經營行為的侵權責任認定
——王某占訴溫某霞等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案
(四)因果關係的認定
(五)其他
二、 姓名權糾紛
三、 肖像權糾紛
四、 名譽權糾紛
五、 一般人格權糾紛

精彩書摘
007學生代表校方參加體育比賽受到損傷時學校責任的認定
——張某訴××中學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案
【案件基本信息】
1 裁判書字型大小
北京市密雲區人民法院(2018)京0118民初4458號民事判決書
2 案由: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
3 當事人
原告:張某
被告:××中學
【基本案情】
張某系××中學高三學生。2017年12月16日14時許,張某在代表××中學參加密雲區教委組織的籃球比賽過程中因和對方球員發生碰撞而受傷,后被送醫治療,住院治療10天,共計支出醫療費79795 71元,該費用經北京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用報銷、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理賠后,剩餘自付部分為45418 41元,張某另有其他治療費用531 82元,以上合計45950 23元。張某認為其系代表××中學參加比賽受傷,××中學作為籃球比賽的組織者和受益人,未盡到教育、管理、保護義務,應賠償其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護理費、交通費、因受傷不能正常上學請老師單獨補課的補課費等全部經濟損失。
【案件焦點】
××中學是否應當對張某在代表其參加比賽中所涉損傷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裁判要旨】
北京市密雲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首先,張某雖系在××中學組織下參加比賽,但亦屬於自願參加比賽。案涉事故發生時,張某已經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其本人理應對籃球活動具有較強的肢體對抗性和可能造成人身損害的風險性有所預見並應當對因此產生的後果自行承擔部分責任,故酌定張某自擔責任比例為20%。其次,××中學組織張某代表學校參加籃球競技比賽,賽前進行了必要的安全教育,制定了相關預案,在張某受傷時對其傷情進行了必要的救助,根據現已查明事實,難以認定××中學對於張某受傷一事存在過錯。但張某受傷是在為實現××中學所期待的榮譽過程中導致,故即使××中學對張某受傷一事並不存在過錯,無需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但作為張某參賽的受益人,仍應承擔受益人的補償責任,對張某之合理損失作出一定的經濟補償。綜上,酌定由××中學對於張某的合理損失承擔80%的補償責任。
北京市密雲區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判決如下:
一、××中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補償張某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護理費、交通費、補課費等共計49320元;
二、駁回張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本判決現已生效。
【法官后語】
籃球或足球等活動是具有高度危險和激烈對抗性的競技體育運動,決定了參賽者難以避免地存在潛在的人身危險,是可能出現人身傷害後果的,參加比賽的人員都應當意識到在比賽中有可能傷及他人,也可能被他人所傷。參賽者自願參加此類高度危險性的體育運動,應視為一種甘冒風險行為,除非行為人有嚴重違規行為或者故意加害行為。因此,在體育競賽規則和道德規範中,對於衝撞雖可能被判犯規而對參賽人判罰,但對因這種衝撞造成人身傷害的,致害人一般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主要是由「受害人同意」構成責任阻卻這一民法原則所決定的。
所謂受害人同意,是指受害人參加某種活動時,其事先作出甘願承擔某種損害後果或致損風險的明示或默示的意思表示。當出現這種損害或致損事實后,致害人即可據此抗辯,免除其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受害人同意屬於免責事由,但體育競賽中致害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已是約定俗成,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增了在風險性文體活動中的自甘風險原則,其中第一款明確了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運動員在體育比賽中出現人身損害事故,致害人雖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運動員所代表的單位應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這是因為體育比賽可以為單位帶來一定的榮譽感,單位是比賽的受益人。所謂受益人的補償是指因受害人受損害的事件而受有利益的人,于受害人不能得到足額賠償時應當分擔損害或者給予受害人一定補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五十七條對受益人的補償責任作了明確規定,即:「當事人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但一方是在為對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損害的,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本司法解釋雖已失效,但在新的司法解釋出台前,該條文的精神亦可在審判時予以參考。
同時,學生在代表學校對外參加足球、籃球等體育競技或比賽時,學校應當考慮到相關比賽是風險性較強的體育運動,應在賽前進行安全教育、賽中進行正確指導、賽後進行積極救助,盡到職責範圍內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義務。如果學校未能盡到相關義務,導致學生發生意外傷害事故造成人身損害的,那麼學校就存在過錯,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本案中,張某自願參加籃球比賽,實際上是向對手以及向賽事的組織者作出了允許對手進行一定身體碰撞的認可。此類競技性比賽出現相互碰撞、爭搶應屬正常現象,對方球員並不存在惡意犯規、故意衝撞等行為,應當認定為雙方當事人均無過錯,對方球員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而××中學在賽前對張某進行了必要的安全教育,制定了相關的預案,在張某受傷時對其傷情進行了必要的救助,已經盡到了安全保障的義務,對張某受傷不存在過錯,也不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但××中學作為張某參賽的受益人,應承擔作為受益人的補償責任,對張某進行酌情補償。
編寫人:北京市密雲區人民法院 張帆

前言/序言
「中國法院年度案例叢書」是國家法官學院於2012年開始編輯出版的一套大型案例叢書,每年年初定期出版。截至2022年,已經連續出版11年。2020年起,叢書由國家法官學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共同編著。叢書編輯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成果運用,認真總結案例積累的審判執行經驗做法,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記錄我國司法審判執行工作發展進程,助力豐富司法審判理論,構建中國法治話語體系。該叢書案例涵蓋人民法院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知產、環資和執行各業務領域,按照業務領域和案由層級設計分冊及綱目,目前彙編案例合計1 2萬余篇。叢書嚴格遵循案例選編要求,突出爭議焦點、裁判規則和法律適用分析,追求「好讀有用」,已經形成品牌效應。為總結十余年的案例編選和研究經驗,在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國家法官學院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經全面梳理叢書的1 2萬余篇案例,以新法新規為依據,對於其中「判得好且寫得好」的案例進行再次深度加工,編輯出版「中國法院年度案例集成叢書」。
「中國法院年度案例集成叢書」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部署要求,深度挖掘優秀案例在完善裁判規則體系、促進統一法律適用、促進民法典等新法新規正確實施和應用法學研究等方面的法治價值、學術價值和時代價值,探索體系化提煉和編纂裁判規則的新思路,發揮司法案例的規範、指導、評價、引領作用,展現新時代我國法治建設成就,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推全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提升。
「中國法院年度案例集成叢書」共15個分冊:《物權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合同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借款擔保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人格權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婚姻家庭與繼承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侵權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道路交通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保險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勞動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公司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金融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知識產權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行政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刑事案例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執行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叢書在編輯工作中堅持以下原則:一是突出裁判規則價值。以歷年「中國法院年度案例叢書」採用的1 2萬余篇案例為精選基礎,優中選優,提供給讀者十余年積累的多類型、多視角的疑難新型典型性案例,概覽人民法院的類型化裁判規則。二是方便讀者檢索。為體現以讀者為本的理念,叢書分卷細化,每卷根據最新的案由、法律適用問題分類編排案例,以裁判規則、裁判思路或案件焦點的核心內容作為主標題,讓讀者一目了然,迅速找到目標案例。三是注重案例分析的實用性。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以及司法解釋對原「法官后語」進行完善,高度提煉案例對理解和適用新法新規的參考價值,為新型疑難法律適用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為司法工作提供借鑒,為法學研究提供啟迪。
中國法制出版社始終全力支持「中國法院年度案例集成叢書」的出版,給了作者和編輯們巨大的鼓勵。該叢書還提供了資料庫增值服務,內附精美書籤,掃描其中二維碼,即可免費查閱往年同類案例資料庫。我們在此謹表謝忱,並希望通過共同努力,臻於至善,真正探索出一條編輯案例書籍、挖掘案例價值的新路,不斷增強叢書案例的代表性、時代性、權威性,豐富案例類型,細化裁判規則,提升分析質量,以更好服務於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服務於司法審判執行工作、服務於學習研究法律的廣大讀者。
「中國法院年度案例集成叢書」既是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工作者的辦案參考和司法人員培訓的實用教材,也是社會大眾學法用法的經典案例讀本,同時是教學科研機構案例研究的良好素材。當然,我們難以一步到位實現初衷,該叢書還存在各種不足甚至錯誤,歡迎讀者批評指正。我們願聽取各方建議,不斷拓寬司法案例研究領域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