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大量鄉村人口被吸納進城市工業體系,發生在鄉村之間的遷徙模式被由鄉村到城市的遷徙模式所遮蔽。實際上,發生在鄉村之間的人口遷徙現象普遍存在,學界和政府部門對這類移民群體的關注較為有限。本書以雲南文山遷徙至廣東陽江代耕的苗族移民為例,研究其在移居地的文化適應與社會融入情況。研究發現,苗族代耕農能夠主動進行文化適應、積極融入移居地社會,並與當地村民建立起較好的社會關係。與此同時,他們在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方面也面臨身份困境,在移居地定居30餘年卻尚未取得移居地的戶籍身份和完全成員資格。當前,鄉村之間的人口遷徙現象日益頻繁,如何解決此類移民群體的戶口遷移訴求,如何理順戶籍、土地權利與成員資格之間的關係,需要我們在理論上和制度上進一步探索。作者簡介
溫士賢,河北遷西縣人,民族學博士,現任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旅遊管理繫系主任,華南師範大學文化空間與社會行為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少數民族人口遷徙、山地民族生計轉型、旅遊人類學等,著有《家計與市場:滇西北怒族社會的生存選擇》,在《民族研究》《開放時代》《思想戰線》《旅遊學刊》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