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山水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源代碼和基因,但是在最近幾十年的發展中山水的實質面臨著異化的情況。所以,把山水當成創造性轉化的基質既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回歸,也是對當今設計價值的某種批判,這是第一章前幾節主要論述的內容。 本書的「Ⅱ山水基因」章主要從七個方面論述山水的內涵:一元兩極、經營位置、煙雲鎖腰、澄懷味象、搜妙創真、古往今來、山水之境。一元兩極是山水基因的文化總綱,是陰陽論、聯繫論和互動生髮論的總原則,而經營位置處理的是空間結構問題,煙雲鎖腰強調氣這種元素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性,搜妙創真關注如何再現山水世界,古往今來強調山水所蘊含的時間性,山水之境則描述了觀者情感體驗的四重意境。 總體而言,這七個方面好像一面稜鏡,能折射出不同的「山水色彩」,既絢麗又五彩斑斕;透過山水這面稜鏡,讀者能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何在山水中得以顯現。山水又如何被加工成承載著中國人千年的精神對象。 在梳理山水文化基本內涵的基礎上,新山水設計方法的核心就是如何把這些內涵轉換成當代的設計方法和理論。因此,在「Ⅲ創造性轉化」一章中,一共論述了「新山水七點」:「抓取」和「炭筆」與搜妙創真對應,抓取主要論述設計師如何看待場地,說明觀察和處理場地信息的方法,炭筆則介紹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的再現問題;「鈴木王」和「過程性」對應于古往今來,主要涉及運動性體驗的相關內容;「間」則是一元兩極總綱進一步演繹出來的設計概念;「氤氳」回應的是煙雲鎖腰,這裏認為風景園林設計需要有雲霧等因素的進入才能彰顯山水的質趣。 本書的「Ⅳ山水營造」給出了山水比德多年來精品打造的六個項目,這些項目都是新山水設計理論的具體應用。每個項目都具有獨特性,運用的設計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從設計實踐到理論反思,再由設計理論指導新的設計項目,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所以新山水的六個案例還顯示了打通風景園林設計與理論的積極嘗試。 新山水設計方法論經由實踐的需求而被回溯性地建構起來。未來人居環境的建設可能不再僅限於設計的維度,而是成為綜合的社會事件。所以,未來新山水理論會朝向兩個方向繼續拓展:一是面對風景園林傳統與現代的轉化,繼續深化設計維度的若干關鍵詞;二是內涵上的繼續擴充,溝通社會、經濟和生態、數字科技價值與山水之於風景園林的延續。目錄
序 本土設計的當代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