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聚焦療法 (原書第2版) (加)萊斯利.S.格林伯格 978752290361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紡織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2290361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情緒聚焦療法 (原書第2版)
ISBN:9787522903613
出版社:中國紡織
著編譯者:(加)萊斯利.S.格林伯格
頁數:37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88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情緒聚焦療法(EFT)重點強調了幫助來訪者接納、表達和調節情緒,以及賦予情緒意義和轉換情緒等方面的策略。並且積極倡導:情緒改變在來訪者成長和幸福的永恆或持久的改變中是必要的。格林伯格作為情緒聚焦療法的創始人,在《情緒聚焦療法:原書第2版》這本書中主要闡釋了情緒聚焦療法的背景知識、發展歷史、理論及依據、治療過程,並對其有效性進行了評價。本書為原書第二版,在一版的基礎上更新了理論和研究,重新組織了素材,還擴展了治療的步驟。此外,本書還增加特定的標記指導干預策略、個案概念化,以及有關領導能力的寬恕和情緒等內容。

作者簡介
萊斯利·S 格林伯格(Leslie S Greenberg)
·與蘇珊 約翰遜(Sue Johnson)一同作為創始者開發了情緒聚焦療法(EFT)
·心理治療整合探索協會(SEPI)和心理治療建構主義協會(SCP)聯合創始人
·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的傑出心理學研究教授
·約克大學臨床心理治療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心理治療研究協會主席,獲得了該協會的傑出研究事業獎
·美國心理學會卡爾·羅傑斯獎獲得者

目錄
第一部分 情緒的基礎理論
第一章 情緒智力和情緒的意義 002
情緒的意義 002
非適應性情緒 005
情緒智力的技能 006
小插曲:情緒智力的應用 020
本章小結 023
第二章 情緒的本質 025
情緒是什麼? 025
情緒的一般性研究 026
情緒與身體的關係 028
情緒與有意識認知的聯繫 030
需要(動機) 037
情緒的二元性 041
與情緒訓練相關的關鍵性情緒研究發現 043
情緒聚焦療法的相關研究 048
改變過程的相關研究 049
研究總結 051
一種整合生物和文化的辯證建構視角 052
本章小結 053
第三章 辨別各種不同的情緒表達 054
促進還是抑制情緒? 055
原發、繼發或工具性?適應性或非適應性? 057
原發情緒 058
繼發情緒 060
在治療中區分原發和繼發情緒 062
工具性情緒 064
基本情緒和複合情緒 065
「我」情緒和「它」情緒 066
有效和無效的情緒加工 067
如何評估情緒? 073
本章小結 075
第四章 治療關係、情緒訓練的步驟以及教練自身的情緒覺察 076
教練與來訪者的關係 077
治療工作 079
處理情緒的標記—指導性說明 080
情緒訓練的步驟 081
第一階段:抵達 081
第二階段:離開 087
情緒教練自身的情緒覺察 094
治療中的小片段:將所學用於實踐 098
第五章 個案概念化和標記—指導干預 101
個案概念化 102
標記—指導干預 104
本章小結 121
第二部分 抵達和離開原發情緒階段
第六章 抵達原發情緒 124
克服情緒的中斷 124
描述和表達情緒 127
評估情緒是否是原發的 134
評估情緒是否是繼發的 138
評估情緒是否是工具性的 139
尋找繼發情緒背後的原發情緒 140
尋找工具性情緒背後的原發情緒 148
第七章 評估痛苦的原發情緒是否健康 151
評估悲傷是否是健康的原發悲傷 152
評估憤怒是否是健康的原發憤怒 154
評估恐懼和焦慮是否是健康的原發情緒 157
評估羞恥是否是健康的原發羞恥 158
健康的原發情緒性痛苦 159
評估某種情緒是否是原發非適應性情緒 162
評估悲傷是否是不健康的原發悲傷 165
評估憤怒是否是不健康的原發憤怒 168
評估恐懼和焦慮是否是不健康的原發情緒 170
評估羞恥是否是不健康的原發羞恥 171
本章小結 172
第八章 針對原發情緒進行干預 173
適應性情緒中的信息 174
幫助來訪者應對非適應性情緒 178
識別破壞性信念和構念 181
在原發痛苦情緒中找到內心的需求 184
第九章 獲得新的治愈性情緒,創造新的敘事 187
轉移注意力 188
獲得需求 188
積極意象 189
有意識地利用一種新的健康情緒 190
回憶健康的情緒 191
談論健康的情緒 192
替來訪者表達健康的情緒 193
表達健康情緒的其他方法 193
擺脫某些情緒狀態 194
聚焦模糊感受的轉化 195
情緒調節 197
促進非適應性情緒和破壞性想法的轉化 199
形成新的敘事 206
本章小結 207
第三部分 具體情緒的處理
第十章 情緒訓練中有關憤怒和悲傷的知識 210
憤怒 210
心理治療中未解決的憤怒 212
悲傷 217
心理治療中未表達的悲傷 217
處理兩種原發情緒:憤怒和悲傷 220
本章小結 221
第十一章 在情緒訓練中轉化恐懼和羞恥 223
處理來訪者對父母的恐懼 224
處理羞恥 226
觸及健康的憤怒、悲傷和痛苦 229
克服中斷 233
本章小結 234
第十二章 針對情感創傷的干預:放下和寬恕 236
寬恕和放手是什麼? 236
寬恕與放手 237
用於情感創傷的空椅子對話 238
治療 241
開啟對話 242
喚起和探索 244
區分不同形式的憤怒和悲傷 248
自我中斷的處理 250
賦權和放手 252
寬恕 254
本章小結 256
第四部分 特定領域的情緒智力
第十三章 伴侶的情緒智力訓練 258
依戀和認同相關的情緒是親密關係的基礎 259
伴侶關係中的情緒 261
情緒提示了問題的出現 262
情緒交流 263
情緒表達與親密關係的建立 264
恐懼親密 266
伴侶之間問題的開始 267
處理受傷和憤怒:隔離之牆的兩大主要構件 273
自我安撫 275
教練需要為陷入困境的伴侶做些什麼? 277
第十四章 父母的情緒智力訓練281
育兒過程中的情緒訓練 282
父母和嬰兒 285
孩子悲傷情緒的處理 290
孩子憤怒情緒的處理 292
孩子恐懼情緒的處理 295
孩子羞恥情緒的處理 297
父母自身情緒的處理 298
第十五章 領導的情緒智力訓練 301
情緒聚焦型領導 304
符合組織價值觀 315
適應情境 317
本章小結 317
參考文獻319
附錄:實踐練習 330
抵達情緒的練習 330
離開情緒的練習 341
抵達和離開情緒均適用的練習 348
親密伴侶的練習 352
後記 355

精彩書摘
工具性情緒是情緒的第三個類別。它們是習得的表達性的行為或者體驗,用來影響或者操縱他人。這個過程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無意識的。這種情緒可以是操縱性的或者繼發獲益的。典型的例子是,通過憤怒地表達控制、支配,即「鱷魚的眼淚」,來博得同情。
人們表達工具性情緒是因為他們學習到,他人會對他們的這種情緒做出他們想要的反應。通常,來訪者可能不會意識到他們已經學會了使用這些工具性情緒來獲益。例如,一個來訪者可能學習到,當她哭泣的時候,人們就會對她更和善。現在,她習慣了自動地用哭泣來博得同情。用工具性情緒的表達來達成目標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一個來訪者可能學習到,變得憤怒貌似能夠威脅他人,或者哭泣能讓他人更同情自己。工具性情緒通常是一般化的情緒,而不是即時的反應。隨著時間累積,它們通常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例如變得更有主導控制性、過於戲劇化或者忸怩作態。
沒有意識到自身意圖的工具性情緒會給來訪者帶來問題。一個來訪者通過嘆氣和淚如雨下來表達悲傷,因為需要得到關注和支持。他害怕主動尋求關注,所以就希望通過嘆氣來得到他想要的。一個來訪者的不安和焦慮是通過猶豫不決或者外顯的困惑來表達的,這吸引了助人者來接手她的事情。當人們過度頻繁地使用這些工具性情緒,並且沒有意識到他們在這麼做的時候,往往會讓他人遠離他,因為人們感到被操縱了。一些家庭治療師傾向於「展現」這些情緒,而不是強調情緒的工具性。例如,一個妻子可能表現得抑鬱或者悲傷,而一個丈夫可能表現得憤怒或者厭煩。這種語言有助於強調這類情緒交流互動的方面,並且有助於聚焦在情緒試圖造成的人際張力上。工具性情緒的更負性的術語是操縱性情緒感受。
工具性情緒的意圖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沒那麼有意識。有意識地害羞或者表現誘惑可能是幽默和令人興奮的,但是沒有意識地做這些事情可能會造成困擾。當被侵犯的時候有意識地表達憤怒,和為了威脅和控制自動化地表達憤怒,是截然不同的。情緒訓練包含了幫助人們覺察自己的情緒,以及覺察他們表達情緒的意圖。然後,他們需要尋找更直接的方式來表達他們自身,以及說明他們的需要。
然而,工具性情緒通常包含了很多的情緒智力。人們需要足夠的技巧,才能靈活地使用情緒達到特定的目標或者在社交場合進行交流。一個人可能會假裝非常尷尬,來表明他知道一些社會規則卻並沒有遵守。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靈活地使用情緒來影響他人對他的看法。例如,儘管一個男性可能並沒有打算在出席會議的時候佩戴領帶,但是他可能假裝尷尬,以便令他人認為他只是犯了一個小錯。同樣地,人們可能會在與他人交流的時候表達道義憤慨,以表明他們的價值觀是對的,他們是好人。一個人可能會低頭垂目來表示順從,或者通過俯視他人來表現自己的權力。社會角色扮演的藝術就在於在合適的時間使用正確的工具性情緒。

前言/序言
導論
羅伯特坐在桌子前安靜地看著書,舒爽的清風從窗戶迎面而來。突然,窗外一聲巨響讓他吃了一驚。他猛地抬起頭,同時蹲下閃躲到了椅子後面,他的呼吸和心跳都變快了。他心想,是槍聲嗎?在如今這個時代,你無法確定!他迅速打起精神但是小心翼翼地向窗戶外瞥了出去。他聽到了一輛超速的汽車漸漸遠去的聲音。他心想,這是排氣管回火的聲音。警醒之後,他放鬆下來繼續看書。
羅伯特的情緒系統感受到了危險,他的恐懼迅速地讓他逃離並向他通告了可能存在的危險。在他有意識地評估處境之前,這些過程就已經發生了。他聽見了巨大的聲響,被嚇了一跳,他的頭自動地轉向了聲音的來源,同時,他的身體在恐懼中後撤,準備逃離。他的情緒系統自動化地告訴他,他的安全和寧靜受到了威脅。然後,理性更加徹底地評估了處境中的危險,並且弄清發生了什麼。起身調查處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險,這一決定看起來是很明智的。單純地從發生巨響的地方跑開會讓他看起來很愚蠢。而一些應對處理情緒喚起的表達或行動是合適的,例如仔細檢查窗外的情況是一個好主意。羅伯特分析了那些恐懼所暗示的可能危險,理性地判斷了聲音的來源並且確定這些聲音是沒有威脅的。
這個簡短的故事說明了情緒、有意識思考和行動之間的相互作用。它展示了情緒是如何告訴我們一個情境的信息並且促使我們參与到這個情境中。如果人們想要在社會中明智地生活,他們需要注意到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行動。這是自動化情緒和有意識思考的整合,它們所構成的整體遠大於各部分的總和。情緒體驗本身不會讓人做出英明的舉動,但是人們必須意義化他們的情緒體驗並且明智地使用它。覺察情緒並且使情緒能夠為理性行動提供信息的能力是情緒智力所必需的[1]。
情緒聚焦治療
這本書解釋了如何提供情緒聚焦治療(Emotion-Focused Therapy,EFT)——基於新人本主義的方法設計,幫助來訪者在心理治療中意識化和有效使用他們的情緒。情緒被看作是在活動中設定了的基本的加工模式[2,3]。例如,恐懼在活動中設定了恐懼加工模式,組織我們搜尋危險;憤怒在活動中設定了憤怒的加工模式,讓我們專註于違抗我們的事情上。情緒聚焦治療幫助來訪者更好地辨別、體驗、接納、探索、理解、轉化和靈活管理他們的情緒。情緒聚焦治療的目標是讓來訪者能夠更熟練地使用情緒所包含的關於他們自身和世界的重要信息和意義,同時更熟練地使用這些信息實現更有活力和更具適應性的生活。情緒聚焦治療鼓勵來訪者面對令人畏懼的情緒,並且加工和轉化這些情緒。EFT中干預指導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如果你不接納自己本身,那麼你不可能讓自己發生轉變。另外,情緒的改變被看作是持續的認知與行為改變的關鍵。
EFT基於兩個主要的治療原則:提供共情性的治療關係和促進情緒治療工作[4]。共情性的治療關係本身被視為一個療效性因子,併為治療工作提供促進性的環境,特別是在情緒聚焦治療任務中。這些任務反覆地發生在人際交互和治療中。這形成一種取向,共情性的跟隨、治療師高度的在場、有方向性的指導加工(治療師促進來訪者在不同的時間體驗不同形式的情緒加工),這些結合成為一致性心流體驗。治療被視為來訪者和治療師共同建構的過程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