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包括南海航路、中南半島出海水路、東海航路、太平洋航路、印度洋大西洋航路等,放在同一個視框內進行全景式考察。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整合各種資料並進行新的合理詮解的基礎上,還原古代中國人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功業,探尋歷代華僑的移民軌跡及其在居住地的生存發展,主要分析遊走于各條航路上的華商貿易,各類華工在居住地的打拚業績,以及華僑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社會經濟貢獻。本書時域始自漢代,迄至清末,時空廣闊,視野恢宏,角度新穎,對華僑職業的地域、行業系統性與聯通性,華商與「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演變的關聯性與網狀分佈,以及對華農的個體分散式耕墾、集體耕墾、多種經營、專業性開發、種植園開發等方面的分析著力良多。作者簡介
高偉濃,暨南大學教授(1995年起)、博士生導師(1996年起),長期從事華僑華人問題、國際關係和中外關係史研究,已出版的學術著作有(除註明外皆為獨撰):《走向近世的中國與朝貢國關係》(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亞太國家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更變千年如走馬——古代中國人阿拉伯人對黃金半島的認識》(學林書局,1995)、《菲律賓》(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國際海洋法與亞太地區海洋管轄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下南洋》(南方日報出版社,1999)、《南中國海法理問題與中國的海洋權益》(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2001)、《東南亞華人信仰諸神考說:泰國的個案研究》(曼谷大通出版有限公司,2001)、《韓山拾得:韓國古代文化與中國的影響》(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中國的華僑華人研究:1979-2000》(與人合著,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國際移民環境下的中國新移民》(中國華僑出版社,2003)、《粵籍華僑華人與粵地對外關係史》(與人合著,中國華僑出版社,2005)、《二十世紀初康有為保皇會在美國華僑社會中的活動》(學苑出版社,2009)、《軟實力視野下的海外華人資源》(學林書局,2010)、《委內瑞拉華僑史略》(學林書局,2011)、《拉丁美洲華僑華人移民史、社團與文化活動遠眺》(上下冊,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清代華僑在東南亞:跨國遷移、經濟開發、社團沿衍與文化傳承新探》(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世界華僑華人通史·東南亞卷》(中國華僑出版社,2019)、《世界華僑華人通史·北美卷》(中國華僑出版社,2019)、《世界華僑華人通史·拉美卷》(中國華僑出版社,2019)。另發表論文一百多篇。此外已出版中國古體詩詞集九種。曾任暨南大學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僑華人研究)主任,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高級訪問學者(2005-2006),另曾在多個國家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做過訪問學者,對世界各國不少重要僑社進行過調查;主持並完成了一系列國家、部(省)級項目,多項成果獲獎。目錄
卷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