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需求與老齡政策研究 楊芳 978752271111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6
商品編號: 978752271111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幸福感、需求與老齡政策研究
ISBN:978752271111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楊芳
叢書名:公共政策研究叢書
頁數:25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86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人口日益老齡化的今天,科學的老齡政策設計是實現老年幸福的重要路徑。幸福感既是需求滿足的客觀狀態,也是個體的積極體驗,通過政策供給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從而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是老齡政策完善的方向和目標。本書在梳理我國老齡政策的基礎上,分析政策供給與老年人幸福感的關係,客觀描述老年人幸福感的現狀,反思老齡政策存在的問題,並以「幸福感提升」為目標建構我國老齡政策的框架,改變過去以「滿足基本需求」為目標的保障型老齡政策體系,建立以「權利實現」和「幸福」為目標的發展型老齡政策體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建立幸福老年社會。

作者簡介

楊芳,女,1975年生,河南商城人,現任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哲學博士,社會保障博士后,碩士生導師,主要致力於老齡問題、社會治理等領域的研究。已出版專著一部,參与撰寫著作兩部,主持各級課題十余項,發表學術論文七十余篇。

目錄

導言
一 研究背景
(一)老齡化與少子化社會的來臨
(二)人口撫養壓力增加,中年人養老憂慮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一)國外關於幸福感的研究
(二)國內關於幸福感的研究
(三)國內外關於老年人幸福感的研究
(四)國內外關於老齡政策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五 創新之處與不足
第一章 幸福感與老齡政策的理論闡釋
一 主要概念界定
(一)幸福感
(二)需求
(三)老齡政策
二 幸福感語境下老齡政策的主要理論
(一)生命歷程理論
(二)活動理論
(三)生命質量理論
三 幸福感與需求、公共政策的關係
(一)幸福感的獲得取決於需求的滿足
(二)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是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標
(三)公共政策必須回應人的需求
第二章 老年人需求結構及其變化
一 需求理論回顧
(一)馬克思的需求理論
(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三)布蘭德肖的需求理論
(四)馬爾庫塞的「真實需求」與「虛假需求」
(五)顯性需求與隱性需求
二 老年人的需求及其特點
(一)老年人需求的內容
(二)老年人需求的特點
三 當代老年人需求結構的變化
(一)從生存性需求到多元化需求
(二)從層次性需求到結構性需求
第三章 幸福感視角下老齡政策的反思
一 我國老年人幸福感的現狀
(一)老年人總體幸福感分析
(二)老年人幸福感的縱向比較
(三)老年人對未來生活的擔憂度
(四)老年人自殺問題
(五)影響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
二 我國老齡政策的發展
(一)1949-1981年,政策初創期
(二)1982-1998年,政策形成期
(三)1999-2012年,政策發展期
(四)2013年至今,政策完善期
三 幸福感視角下老齡政策的檢視
(一)社會關注度不足,老齡政策的滿意度有待提升
(二)政策碎片化,系統性需加強
(三)著力于生存保障,缺乏能動性
(四)政策的可操作性差,政策執行剛度不足
第四章 重塑老齡政策構建的理念從生存走向樂活
一 老年人:負擔還是財富
(一)當前社會的老年意象
(二)老年社會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 老齡社會:挑戰還是機遇
(一)老齡社會的挑戰
(二)老齡社會的機遇
三 老齡政策之價值取向:生存保障還是幸福發展
(一)保障老年人生活,維護老年人的福利權
(二)制度升級,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第五章 夯實生存性需求構建幸福之基石
一 建立多支柱的老齡經濟安全政策體系
(一)「多軌制單支柱低水平」養老金體系存在的問題
(二)「單軌制多支柱中水平」養老金體系的框架
二 建立預防、治療、照顧相結合的健康維護政策體系
(一)完善醫療保險制度,提高基層醫療能力
(二)加強疾病的預防和保健,減輕醫療壓力
(三)建立老年長期照顧體系,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質量
三 建立老齡環境安全政策體系
(一)加強戶外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提高老年人公共交通安全度
(二)建立全齡家居設計理念,加快老年人住房的改造
(三)加強針對老年人犯罪的預防和打擊力度,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
第六章 滿足情感性需求在新型代際關係中感受幸福
一 當前我國代際關係的特點
(一)代際關係契約化
(二)代際關係逆向化
(三)代際關係物質化
(四)代際關係疏離化
二 創造親善老人的社會氛圍,建構新型代際關係
(一)培育正確的「老齡」觀,積極規劃老年生活
(二)完善家庭支持政策,建立積極正向的家庭代際關係
(三)完善社會代間政策,實現代際平等和互融
(四)建立完善的老人庇護政策,減少代際衝突
第七章 滿足老年人成長性需求在自我實現中體驗幸福
一 推動社會參与,促進老年人成長
(一)老年人社會參与的內涵
(二)老年人社會參与的價值
二 強化「第三齡教育」,在學習中成長
(一)「第三齡教育」的意義和發展現狀
(二)「第三齡教育」未來發展方向
三 營造「友好老年」職場,在工作中成長
(一)轉變觀念,重建人生規劃
(二)利益誘導,鼓勵延遲退休
(三)倡導職場年齡平等,排除老年人就業障礙
(四)提供老年人就業服務,提升再就業能力和機會
四 發展老年人志願服務,在助人中成長
(一)老年人志願服務的意涵
(二)老年人志願服務發展的方向
第八章 優化老齡政策理念和流程讓幸福可及
一 增強政策供給的公正性,減少相對剝奪感
二 發展在地整合服務,保障政策供給的有效性
三 以「老人自我管理」為取向,增強政策的個性化和便攜性
四 以「互聯網+」為基礎,發展智慧養老
(一)智慧養老的優勢
(二)智慧養老的技術支持
(三)智慧養老發展的實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