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社會形態研究 (增訂本) 晁福林 978757603449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84
商品編號: 978757603449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先秦社會形態研究 (增訂本)
ISBN:9787576034493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晁福林
叢書名:歷史與社會學文庫
頁數:5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85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先秦社會形態研究》將宏觀的社會形態和微觀的歷史考察緊密結合,對先秦時代的社會結構、社會性質和社會權力三個重要方面進行專門論述,深入研究了夏商周時代的社會形態。 全書共六章,書中解決了許多先秦史的疑難問題,對於進一步認識和研究整個中國上古史,建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形態理論,具有一定的價值意義。

作者簡介

晁福林,中國古代史、先秦史研究名家。1943年生,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夏商西周史叢考》《春秋戰國史叢考》《上博簡(詩論)研究》《先秦社會形態研究》《先秦民俗史》等。

目錄

李學勤先生序
原版自序
緒論:探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形態理論
第一章 先秦時代社會形態的理論研究
一 亞細亞生產方式及其與氏族封建制的關係
二 關於封建
三 中國古史的氏族時代——應用「長時段」理論的一個考察
四 商周史研究中的幾個理論問題
五 原始時代的社會觀念與「圖騰」
六 中國早期國家的若干理論問題
第二章 先秦時代社會性質綜論
一 夏商時期的社會性質
二 禹的時代社會觀念的轉變
三 我國文明時代初期的社會發展道路及夏代的社會性質
四 商代的社會性質
五 關於宗法制
六 戰國時期宗法制的發展及衍變
第三章 先秦時代社會權力結構特色
一 殷代神權
二 周代卿權
三 戰國相權
四 先秦時代爵制的起源及其初步發展
五 先秦社會最高權力的變遷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章 夏商時期社會結構與社會制度的若干問題
一 夏代社會結構
二 盤庚遷殷
三 從方國聯盟的發展看殷都屢遷原因
四 殷墟卜辭中的「示」和「宗」及其與宗法制的關係
五 殷墟卜辭中的商王名號與商代王權
六 殷商制度的若干問題以及甲骨文封、餼、衰、□(特殊字)等字的釋義
七 甲骨文「堂」字釋義以及商代祭祀制度的若干問題
第五章 西周時期的社會結構與社會觀念
一 從甲骨卜辭看姬周族的國號
二 西周分封制
三 周代社會結構與「鄉遂制度說」
四 關於「共和行政」
五 「共和行政」與西周後期社會觀念的變遷
六 周代的「輿」和「輿人」
七 周代國人與庶民社會身份的變化
第六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形態及其變遷
一 春秋時期土地賦稅制度的變化
二 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
三 春秋戰國時期的奴隸制
四 關於「初稅畝」
五 春秋戰國時期的「質子」與「委質為臣」
六 春秋時期禮的發展與社會觀念的變遷
七 戰國授田制
八 戰國時期的土地私有化及其社會影響
原版後記
再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