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為法國著名學者讓-路易·阿爾佩蘭的重磅著作,生動再現了法國私法兩百多年來立法、判例、學說等法律淵源共同作用的過程以及不同人群在具體歷史條件下反覆博弈的戲劇性衝突,是洞悉法國私法發展歷程不可多得的一部著作。內容簡介
本書以《法國民法典》的編纂、解釋、修訂為主線,討論了法國私法在兩個世紀內的社會、經濟、政治變遷中的發展歷程。既是大革命的遺產,又是君權和父權思想的典型代表的《法國民法典》如「忒修斯之舟」,僅有遠不到一半的條文仍保持1804年的原貌,卻以驚人的同一性和延續性應對著兩百年後完全不同的風俗人心和社會交往。這種穩定性和適應性背後,恰恰是法國私法理念從專制集權到自由個人主義,再到社會化的巨大轉變。本書所講述的歷史,並不是一座供人景仰的紀念碑,而是一部活生生的《人間喜劇》,它生動再現了立法、判例、學說等法律淵源共同作用的過程,以及不同的人群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反覆博弈的戲劇衝突。作者簡介
讓-路易·阿爾佩蘭,生於1960年,是法國知名的法史學家,現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法律理論與分析研究所主任。從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畢業后,阿爾佩蘭以關於法國大革命期間最高裁判所的論文取得博士學位。1988年,他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取得法史學的教授資格,並先後任教於里昂三大、勃艮第大學和巴黎高師。在巴黎高師期間,他曾擔任社會科學部主任。阿爾佩蘭教授的研究領域集中在當代法史學和比較法,他的法哲學理念主要受哈特的實證主義影響。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