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通與共諧-鄉村治理的社會教育力培育 田夏彪 978752251453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九州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9
商品編號: 978752251453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聚通與共諧-鄉村治理的社會教育力培育
ISBN:9787522514536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田夏彪
頁數:3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81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學術專著。重點研究鄉村治理的社會教育力培育。隨著鄉村社會向外開放和交往的增多,尤其是以人口外出打工為主要形式所帶動的經濟收入增多背景下,社會成員中不乏形成了一種主動放棄農業的心理意識,加之不少社會民眾受到不良的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價值負面影響等,從而使得當前鄉村社會發展潛存著一些動力不足和消極不和諧的現象。 鄉村治理和建設要以豐富多元、聯合聚通的社會教育力為基礎,讓社會成員在學習、奮鬥、反思和創新中立足和情系鄉村,充分發揮自我的才能,與全國各民族兄弟一道攜手同行,經由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而積極展開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開放進取、自立自強,將民族地區鄉村創建成富足文明、安定和諧而有鄉愁記憶的宜居之境。

作者簡介

田夏彪,1978年生,白族,雲南鶴慶人,教授,民族教育學博士,畢業於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現為大理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昆明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以來從事教育學原理、民族教育和鄉村教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及多項雲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中國教育科學》《課程教材教法》《中國社會科學報》《西南大學學報》《內蒙古社會科學》《寧夏社會科學》《廣西社會科學》《學術探索》《貴州民族研究》《理論導刊》《黑龍江高教研究》《現代教育管理》《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和摘錄。獲雲南省優秀教師、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等稱號。現為大理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雲南省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大理大學學報》編委。

目錄

第一編 鄉村治理與優質發展教育
引言
第一章 新時代鄉村治理的「五力」共育
一、村落、市場、政府互動共建,打造品牌特色的「社會生產力」
二、老人、兒童、婦女優先關懷,孕育持續綿延的「社會再生力」
三、學校、家庭、社會協調參与,營造聚通融合的「社會教育力」
四、德治、法治、自治互補交融,構建文明生氣的「社會文化力」
五、科技、體育、信念齊抓並舉,營創健康個性的「社會審美力」
第二章 新時代鄉村治理的「四重」關係
一、經濟與文化共興:新時代鄉村治理的美好生活導向
二、人才與教育共諧:新時代鄉村治理的主體素養升華
三、社會與自然共依:新時代鄉村治理的工具技術反思
四、道德與法治共促:新時代鄉村治理的文明規範自覺
第三章 新時代鄉村治理的「四新」路向
一、教育與健康:樹立文明和諧的「新鄉人」,夯實文體衛活動實效
二、全體與協作:形成凝心聚力的「新鄉情」,設立規範化管理隊伍
三、傳統與創新:構建認同自覺的「新鄉風」,培育理性化民間組織
四、資源與效益:生成活力特色的「新鄉計」,開發協同化產業品牌
第四章 民族地區村落治理「四重矛盾」及突圍
一、民族地區村落治理「四重矛盾」表現
二、民族地區村落治理「四重矛盾」成因
三、民族地區村落治理「四重矛盾」突圍
第五章 農村教育扶貧開發究竟是什麼?
一、農村教育扶貧開發的對象與目的
二、農村教育扶貧開發的內容與形式
三、農村教育扶貧開發的路徑與方法
第六章 農村教育優先發展什麼?
一、當前農村教育優先發展的意識觀念
二、當前農村教育優先發展的內容結構
三、當前農村教育優先發展的路徑方式
第七章 農村教育與經濟發展負效應的成因及消解策略
一、農村教育與經濟發展負效應的表現
二、農村教育與經濟發展負效應的成因
三、農村教育與經濟發展負效應的消解策略
第八章 迷失與方向:農村教育城鎮化轉型誤區的突圍
一、農村教育城鎮化轉型誤區的表現
二、農村教育城鎮化轉型誤區的成因
三、農村教育城鎮化轉型誤區的突圍策略
第二編 鄉村治理與核心價值觀教育
引言
第一章 民族團結向心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一、民族團結的文化認同基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民族團結的複合思維心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民族團結的尊師重道風尚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民族團結的道德文明積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二章 文化認同與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一、文化認同迷失:當前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環境
二、凸顯人文精神:當前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涵界定
三、多元共生位育:當前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路徑
第三章 文化成事與道德成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機理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與民族文化傳承創新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與民族道德精神守成提升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與民族教育人文環境
第四章 文化開發與教育轉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化生長
一、文化交融: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長基礎
二、文化開發: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長動力
三、教育轉化: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長核心
第五章 民族文化認同教育雙向統一:傳統文化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生長
一、民族文化認同教育雙向統一基礎
二、民族文化認同教育雙向統一內涵
三、民族文化認同教育雙向統一路徑
第六章 缺失與夯實:農村城鎮化轉型中的美育導向
一、當前農村城鎮化轉型中美育缺失的危害
二、當前農村城鎮化轉型中美育導向的定位
三、當前農村城鎮化轉型中美育實踐的條件
第七章 民族文化認同教育的思維向度
一、當前我國民族文化認同教育思維向度的偏誤
二、「三位一體」:民族文化認同教育思維向度的定位
三、民族文化認同教育思維向度的實踐路徑
第八章 「事物化」與「特質化」:民族文化認同的思維誤區
一、民族文化認同的思維誤區表現
二、民族文化認同的思維誤區成因
三、民族文化認同思維誤區的消解
第九章 培育文化認同「複合基因」的意義、條件及路徑
一、培育文化認同「複合基因」的價值意義
二、培育民族文化認同「複合基因」的環境基礎條件
三、培育民族文化認同「複合基因」的路徑方法
第十章 民族文化「扎染式」認同的內涵及實踐路徑
一、當前民族文化「扎染式」認同構建的必要性
二、民族文化「扎染式」認同的內涵
三、民族文化「扎染式」認同的實踐路徑
第十一章 共生共諧:民族文化認同教育形式的互補關係
一、民族文化認同教育「共生共諧」的必要性
二、民族文化認同教育「共生共諧」的內涵及形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