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充分運用二重證據法,不僅深挖文獻資料,而且充分研究出土文物、吸納考古成果,還原三國人物本真形象。 彩繪三國英雄,圖釋武器鎧甲。以形象設定圖為核心,直觀解讀人物性格、相貌、身材、衣冠、甲胄、兵刃。 正冠納履,披堅執銳!融合漢服複原、甲胄複原,以真人實拍再現三國英雄,復演三國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不僅復盤歷史,更涉及歷代三國題材小說、戲劇、遊戲,繪畫、雕塑、模型,梳理三國英雄的千年形象變遷。 不只是文臣武將的英雄列傳,更囊括三國時期的風俗、信仰、服飾、髮型、妝造,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簡介
三國,一個群星閃耀、英雄輩出的時代,一個充滿演繹、傳說和浪漫遐想的舞台。「一呂二趙三典韋」「過五關斬六將」「白衣渡江」時至今日,三國英雄的形象仍舊生動鮮活,三國英雄的事迹仍舊廣為傳頌。 然而,一千八百年過去了。經過野史、小說、戲曲、評書、連環畫、影視劇、遊戲等各種作品的塑造,三國英雄的形象往往和他們的本真面貌相去甚遠,摻雜了各個時期的歷史記憶和時代特徵。 那麼,劉備、關羽、諸葛亮,孫權、周瑜、太史慈,曹操、許褚、夏侯惇,這些主公臣下、文臣武將的真實形象是什麼樣的呢?他們的相貌是英俊還是醜陋?他們的身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他們穿什麼樣的衣服,披掛什麼樣的甲胄,使用什麼樣的武器?他們的才能、武力、功績和傳說中有什麼不同? 這本書以豐富的史料為依據,結合現代考古成果,以人物彩繪、裝備圖解、真人復演等形式,還原三國人物的本真形象,再現漢末三國的社會風貌,為廣大歷史愛好者和漢服、甲胄愛好者提供直觀的視覺參考。作者簡介
周渝,青年文史作家,資深漢服研究者。 「人民文學·紫金之星」獎得主,第三屆中國90後作家排行榜榜首。 人民日報社《國家人文歷史》雜誌主創,民革中央第六屆《台灣研究》特邀撰稿人,CCTV-9紀錄片《他們與天地永存》撰稿人。 吳中博物館「夜讀三國」閱讀活動主講嘉賓,山東省博物館「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開幕式觀禮嘉賓。 多次在CCTV-1、CCTV-7、CCTV-9、CCTV-15、CGTN、北京衛視、江蘇衛視等頻道以主講嘉賓、青年代表、漢服模特等身份出鏡。 文章常見於《國家人文歷史》《中華遺產》《博物》等文史類期刊。 著有《中國甲胄史圖鑑》《衛國歲月:國民革命軍抗戰將士尋訪錄》《戰殤:國民革命軍抗戰將士口述實錄》等作品。目錄
序章 黃巾起義:帝國夢魘,群星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