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勒牙體解剖生理學與牙合學 (美)斯坦利.尼爾森 978731106401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蘭州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11
商品編號: 978731106401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惠勒牙體解剖生理學與牙合學
ISBN:9787311064013
出版社:蘭州大學
著編譯者:(美)斯坦利.尼爾森
頁數:3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78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口腔科牙體解剖和咬合學的教材,是一本引進版譯著。原著書名為WHEELER’S DENTAL ANATOMY, PHYSIOLOGY, AND OCCLUSION。原著被美國口腔醫學院校和臨床口腔醫生廣泛使用,也被譯為多種語言出版,在全球多個國家發行,這一版為近期新修訂的第11版。本教材主題包括根刨削和縮放、提取技術和力量、充填物與牙髓形態、牙釉質形態的關係過早咬合接觸、牙弓形態的咬合調整與牙合夾板設計的關係等。全書緊跟口腔醫學研究前沿,圖文並茂的展示了牙科解剖方面的科學技術和處理方法等。全書包含超過900幅高質量解剖示意圖及臨床圖片,並有精準的標記和示意,能很好地為中國口腔醫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目錄

目錄

第1章 牙體解剖學導論001
第一節 牙列的形成(概述)002
第二節 命名 002
第三節 哺乳動物的牙列式003
第四節 牙齒編號系統 003
第五節 牙齒三等分、線角和點角 012
第六節 牙齒繪圖和雕刻 014
第七節 牙齒測量 017
第2章 牙齒的發育和萌出023
第一節 概述 023
第二節 乳牙年表 025
第三節 牙齒及牙列的發育028
第四節 牙齡及牙齒年表 039
第五節 牙齒發育與臨床關係 044
第3章 乳牙051
第一節 乳牙的生長週期 052
第二節 乳牙的重要性 052
第三節 乳牙列命名方法 053
第四節 乳牙與恒牙的主要區別 054
第五節 髓室和根管 057
第六節 乳牙解剖形態 057
第4章 法醫學、比較解剖學以及牙齒輪廓、形態和功能 074
第一節 法醫牙醫學075
第二節 比較牙齒解剖學078
第三節 牙齒的唇面、舌面084
第四節 牙冠外形輪廓085
第五節 恒牙列的形態與功能087
第六節 牙齒的排列、接觸和咬合關係 087
第5章 口頜複合體:形態和功能 093
第一節 牙齒及牙周組織的生理形態094
第二節 上皮附著水平:近遠中面頸曲度109
第6章 上頜切牙 114
第一節 上頜中切牙115
第二節 上頜側切牙122
第7章 下頜切牙 128
第一節 下頜中切牙129
第二節 下頜側切牙135
第8章 尖牙 140
第一節 上頜尖牙141
第二節 下頜尖牙148
第9章 上頜前磨牙 156
第一節 上頜第一前磨牙157
第二節 上頜第二前磨牙166
第10章 下頜前磨牙 171
第一節 下頜第一前磨牙172
第二節 下頜第二前磨牙180
第11章 上頜磨牙 186
第一節 上頜第一磨牙187
第二節 上頜第二磨牙197
第三節 上頜第三磨牙201
第12章 下頜磨牙 206
第一節 下頜第一磨牙207
第二節 下頜第二磨牙217
第三節 下頜第三磨牙222
第13章 髓腔和根管 228
第一節 牙髓、髓室和根管229
第二節 上頜牙齒髓腔233
第三節 下頜牙齒髓腔243
第四節 髓室和根管257
第五節 冠折和根折258
第六節 下頜神經管與後牙牙根的關係259
第14章 頜面部骨、血管和神經 262
第一節 上頜骨263
第二節 下頜骨268
第三節 牙齒的動脈血供277
第四節 頜骨和牙齒的神經支配279
第15章 顳下頜關節 、牙齒、肌肉及其功能 283
第一節 顳下頜關節 284
第二節 肌肉291
第三節 下頜運動和肌肉活動297
第16章 咬合 302
第一節 咬合的概念303
第二節 牙列的發育304
第11章 上頜磨牙 186
第一節 上頜第一磨牙187
第二節 上頜第二磨牙197
第三節 上頜第三磨牙201
第12章 下頜磨牙 206
第一節 下頜第一磨牙207
第二節 下頜第二磨牙217
第三節 下頜第三磨牙222
第13章 髓腔和根管 228
第一節 牙髓、髓室和根管229
第二節 上頜牙齒髓腔233
第三節 下頜牙齒髓腔243
第四節 髓室和根管257
第五節 冠折和根折258
第六節 下頜神經管與後牙牙根的關係259
第14章 頜面部骨、血管和神經 262
第一節 上頜骨263
第二節 下頜骨268
第三節 牙齒的動脈血供277
第四節 頜骨和牙齒的神經支配279
第15章 顳下頜關節 、牙齒、肌肉及其功能 283
第一節 顳下頜關節 284
第二節 肌肉291
第三節 下頜運動和肌肉活動297
第16章 咬合 302
第一節 咬合的概念303
第二節 牙列的發育304
第三節 乳牙列304
第四節 混合 (暫時性) 牙列309
第五節 恒牙列311
第六節 尖、窩和邊緣脊的關係322
第七節 側方咬合接觸327
第八節 咀嚼的生物力學329
第九節 咬合的神經行為330
第十節 口腔運動行為335
第十一節 吞咽336
第17章 牙體解剖生理學與 學的臨床應用 342
第一節 與牙體解剖學相關的器械設計使用 343
第二節 口腔外科346
第三節 牙周病學350
第四節 牙髓病學351
第五節 修復學352
第六節 美學353
第七節 解剖變異354
第八節 牙合學356
附錄1 牙齒形態 360
附錄2 恒牙的特徵 377
中英文術語對照 386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