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變與融合-先秦青銅藝術史 李嘉 978701024980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068
商品編號: 978701024980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裂變與融合-先秦青銅藝術史
ISBN:9787010249803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李嘉
頁數:68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78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先秦青銅藝術為研究對象,在總結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遵循先秦青銅藝術的發展軌跡,嘗試構建先秦青銅藝術史研究的理論框架。全書的主要內容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先秦青銅藝術史的研究框架建構。這一層次的研究立足於史學研究的成果,運用藝術學、美術考古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梳理先秦青銅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以時間發展為線索,構建先秦青銅藝術發展的橫向研究序列;以空間發展為線索,構建先秦青銅藝術發展的縱向研究序列;兩個序列共同構成了先秦青銅藝術史研究的整體架構。二是先秦造物觀念與制度對青銅藝術的影響研究。這一層次的研究依據橫向研究序列的四個階段的分期和縱向研究序列的區域劃分,結合藝術學、社會學、地理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運用文獻分析等研究方法,對各時期、各區域的造物觀念、造物制度對青銅藝術的影響進行研究。三是先秦青銅藝術的風格體系研究。這一層次的研究在先秦造物觀念與制度對青銅藝術的影響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藝術學的相關研究理論,運用藝術風格學、圖像學、考古學、文獻分析、比較分析等方法,對先秦青銅藝術的風格特徵進行研究。主要包括先秦青銅藝術的風格演化和地域風格研究兩個方面的研究內容。 本書雖然是研究性著作,但是兼具了理論性和通俗性,不僅對於藝術、設計、歷史專業人士具有研究參考價值,對於愛好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普通讀者也是一本不錯的知識性讀物。

作者簡介

李嘉,1974年生人,文學博士,現任湖北民族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藝術考古、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設計人類學的研究,具體研究領域包括先秦藝術史、西南少數民族藝術與物質文化、西南地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近年來致力於先秦青銅藝術史研究,出版學術專著1部,在權威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

目錄

導言
第一部分 濫觴與成熟
第一章 技藝推陳:青銅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冶鑄技術的濫觴
一、冶銅術的出現
二、先秦冶銅業分佈
三、鑄造技術的形成
四、模範工藝的發明
第二節 鑄造技術的發展
一、冶鑄器具的實用性
二、鑄造方法的科學性
三、范鑄技術的規範化
四、合金配比的標準化
五、失模技法的先進性
第三節 裝飾工藝的推陳出新
一、鑲嵌工藝
二、包金工藝
三、鎏金工藝
四、刻紋工藝
五、髹漆工藝
第二章 藏禮于器:青銅器物的形制與構成
第一節 器物的分類與造型特徵
一、食器
二、酒器
三、水器
四、兵器
五、樂器
六、車馬器
七、雜器
第二節 先秦禮制與青銅器
一、冠禮用器
二、婚禮用器
三、祭禮用器
四、射禮用器
五、喪禮用器
第三章 文以載道:青銅藝術的紋飾與銘文
第一節 紋飾之美
一、動物紋的神化
二、幾何紋的流變
三、象形紋的嬗變

第二部分 裂變與融合
第三部分 先秦造物觀念與造物制度的演變
參考文獻
圖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