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本書立足最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嘗試通過「良法」和「善治」兩個路徑,實現個人所得稅法治的中國式現代化。 個人所得稅之所以被廣泛地譽為「良稅」,是因其以量能負擔彰顯稅收公平,專項附加扣除是我國實現個人所得稅的主觀凈所得徵稅的制度創新,附加福利和變動所得是我國個人所得稅亟待完善之處,徵稅單位的家庭制是我國個人所得稅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我國個人所得稅制應體現社會政策和資本激勵的要求,前者要求完善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引入勞動所得稅收抵免,改進公益慈善捐贈扣除;後者要求解決股息紅利重複徵稅,健全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所得徵稅,改革企業重組中個人所得稅徵收。 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是「善治」的基本要求,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亟待完善,需要建立個人所得稅自願披露制度,強化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信用管理。此外,針對個人所得稅的逃避稅問題,一方面優化個人所得稅一般反避稅條款,另一方面開展棄籍稅、最低稅負制的本土化。作者簡介
閆海,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大學法學院院長、遼寧大學國家治理與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入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省傑出中青年法學(法律)專家。兼任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遼寧省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遼寧省消費者協會理事、遼寧省食品安全法制專業委員會委員等。在《法學家》《法學評論》《比較法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60多篇,13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出版獨著專著2部,主編、第一作者8部,副主編1部,參著3部。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教育部(2項)、司法部(2項)、中國法學會(2項)、省百千萬資助項目(2項)、省社科基金(2項)、省教育廳(2項)、省社科聯(3項)等20多項課題。榮獲省哲學社科成果獎、省自然科學成果獎、省社科聯、中國法學會、法學單科研究會、地方法學會等各項學術獎勵30多項。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