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針對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深刻而宏闊的大變局,本書以最新視野,重評當代政治哲學及其前沿論題,突出了四大特點:第一,批判長期主導政治哲學領域的「西方中心主義」理論傳統,緊密結合世界全球化和中國式現代化新進程,強調當代政治哲學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尤其是首次引入並總結拉丁美洲新興政治哲學的研究成果;第二,重新評價政治哲學史,根據當代全球政治的新動向,參照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的相關理論,堅持亞里士多德早已確定的基本原則;「公正是為政的準繩,因為實施公正可以確定是非曲直,而這就是一個政治共同體秩序的基礎」,一方面簡略概述西方政治哲學的發展歷程,另一方面重視其在當代所可能採取的多元化理論形態;第三,集中評述最新的政治哲學爭論狀況及其理論焦點,全面分析當代政治哲學的新型理論論述形態,緊密結合當代全球政治形勢的錯綜複雜狀態及其不確定性動向,探索未來新政治哲學的可能發展方向;第四,以多學科或跨學科的景觀,徹底超越西方傳統政治哲學論述的框架,清除各種為西方強權干預他國內政實行霸凌行徑進行辯護的觀念和方法,使21世紀的政治哲學能夠在廣闊而開放的理論層面上,實現全面的復興和重建。作者簡介
高宣揚,華裔法籍哲學家、社會學家兼藝術評論家,祖籍浙江杭州,國務院外國專家局特聘「海外名師」,2010年8月至今為上海交通大學精裕講席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歐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 1957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並於1962年本科畢業,1962-1966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後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員;1978年赴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攻讀哲學博士,1983年獲博士學位后,應時任巴黎國際哲學研究院院長的德里達的聘請,任教與研究於法國巴黎國際哲學研究院;1984-1988年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政治哲學研究所兼巴黎第十大學教授;1988-2002年,在繼續留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同時,任台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2002-2004年任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及中央民族大學訪問教授;2004-2010年7月為同濟大學特聘華裔法籍專家,時任同濟大學歐洲文化研究院院長兼法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 30多年在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持續進行實際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的觀察分析及學術調查研究,長期從事哲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跨學科研究。目前的研究重點方向為:當代法國哲學、德國哲學史、當代社會理論以及當代藝術評論。著有《畢加索與當代藝術》(人民出版社,2014)、《後現代:思想與藝術的悖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對話》(Le Dialogue,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德國哲學概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當代政治哲學》(兩卷本,人民出版社,2010)、《德國哲學通史》(三卷本,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薩特的密碼》(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等35部專著及中外文學術論文多篇。目錄
修訂版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