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倫理學 (第2版) 王曙光 97873013383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77
商品編號: 978730133836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金融倫理學 (第2版)
ISBN:9787301338360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王曙光
頁數:36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767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作為一本研究型的教材,本書的目的是開創完整的金融倫理學的理論框架和教學體系,即努力使金融學或相關專業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系統地透過倫理視角審視整個金融體系的運作,深刻地反思和檢討金融與倫理的辯證關係,理解金融體系內部的倫理衝突及其相關利益者之間的倫理關係,全面把握金融倫理的核心範疇和基本價值規範,從而確立一種有利於金融穩健運作、公眾福利提升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嶄新的金融倫理規則。本書對金融倫理的理論基礎與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倫理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對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機構和資本市場的金融倫理規範進行了詳盡的理論和案例研究,有很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第二版增加了「商業銀行如何影響當地倫理信用生態」「中國中小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等內容,並且更新了全書案例和數據等,「將倫理視角嵌入金融學教育過程,將道德基因融入金融學學生心靈」,本書試圖始終如一地向所有金融學的學生們傳達這一理念。

內容簡介
作為一本研究型的教材,本書的目的是開創完整的金融倫理學的理論框架和教學體系,即努力使金融學或相關專業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系統地透過倫理視角審視整個金融體系的運作,深刻地反思和檢討金融與倫理的辯證關係,理解金融體系內部的倫理衝突及其相關利益者之間的倫理關係,全面把握金融倫理的核心範疇和基本價值規範,從而確立一種有利於金融穩健運作、公眾福利提升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嶄新的金融倫理規則。本書對金融倫理的理論基礎與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倫理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對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機構和資本市場的金融倫理規範進行了詳盡的理論和案例研究,有很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第二版增加了「商業銀行如何影響當地倫理信用生態」「中國中小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等內容,並且更新了全書案例和數據等,「將倫理視角嵌入金融學教育過程,將道德基因融入金融學學生心靈」,本書試圖始終如一地向所有金融學的學生們傳達這一理念。

作者簡介
王曙光,山東萊州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國農村金融學會副會長。1990年考入北京大學,先後獲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農村、中國發展戰略、金融倫理等。已出版經濟學著作《維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論》《中國經濟》《中國農村》《中國扶貧》《中國論衡》《中國方略》《問道鄉野》《告別貧困》《金融減貧》《金融倫理學》《農村金融學》《鄉土重建》《草根金融》《普惠金融》《天下農本》等二十余部,發表經濟學論文百余篇,並出版《論語心歸》《老子心詮》及散文集《燕園拾塵》《燕園困學》《燕園讀人》《燕園論藝》《燕園夜札》等。

目錄
第一篇 導言:經濟學、金融學與倫理學
第一章 經濟學與倫理學
第一節 新古典經濟學的框架與缺陷
第二節 經濟學中的價值判斷和倫理考慮
第三節 經濟學與倫理學:一種可能的融合
第二章 經濟轉軌中的倫理與秩序
第一節 道德生成與演進的理論闡釋
第二節 社會轉型中的倫理與秩序
第三節 社會共同體內外的倫理悖論
第四節 轉型期倫理失序的經濟根源
第三章 金融體系的倫理衝突
第一節 金融醜聞、金融腐敗與金融生態
第二節 金融學的價值中立與倫理視角
第三節 金融倫理與金融法律
第四節 金融倫理的重要性
第二篇 金融倫理學的理論體系
第四章 金融倫理學的內涵與範疇
第一節 金融倫理學的內涵
第二節 金融倫理學的基本範疇之一:公正
第三節 金融倫理學的基本範疇之二:平等
第四節 金融倫理學的基本範疇之三:誠信
第五章 金融倫理學中的核心關係
第一節 委託與代理
第二節 權利與義務
第三節 自律與他律
第三篇 金融機構的倫理問題
第六章 商業銀行的金融倫理問題
第一節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倫理原則
第二節 商業銀行信貸的公平與歧視
第三節 銀行業腐敗
第四節 商業銀行信貸與公民權利:格萊珉銀行經營哲學
第五節 銀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與倫理行為準則
第六節 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轉型與區域倫理信用生態再造
第七章 投資銀行的金融倫理問題
第一節 投資銀行的經營模式與業務特徵
第二節 投資銀行的倫理原則
第三節 投資銀行證券發行和承銷中的倫理問題
第四節 投資銀行兼并收購業務中的倫理問題
第八章 保險機構的倫理問題
第一節 保險業的運作機制與道德風險
第二節 保險機構的團體保險及其倫理問題
第三節 保險業的倫理規制與職業道德建設
第九章 金融危機與金融倫理
第一節 金融危機與金融倫理:概述
第二節 美國金融危機與金融倫理缺失
第三節 從金融倫理視角看美國金融危機:更深入的分析
第四節 金融危機深層剖析:國際金融體系的不公正性
第五節 結論:金融法律、金融倫理與金融市場穩健性
第四篇 金融市場中的倫理問題
第十章 股票市場與金融倫理
第一節 股票市場的結構、參与者和倫理行為規範
第二節 股票市場的市場操縱與道德危機
第三節 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的倫理問題
第四節 股票市場評估機構的倫理問題
第十一章民間金融市場與金融倫理
第一節 民間金融市場的結構與運作模式
第二節 民間金融市場的倫理支撐
第三節 村莊信任與民間金融內生機制
第四節 民間金融市場的倫理危機與規制
第十二章 金融市場監管與金融倫理
第一節 經濟自由主義和國家干預主義的倫理價值嬗變
第二節 金融市場監管的必要條件和要素
第三節 金融市場監管應遵循的倫理原則
第四節 金融監管腐敗
第五節 自由主義監管倫理的轉向:美國金融監管變革
第五篇 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體系構建
第十三章 企業社會責任和商業銀行社會責任的理論演進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思想的發展
第二節 基於不同企業理論的企業社會責任
第三節 商業銀行企業社會責任結構理論分析
第四節 商業銀行企業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
第五節 商業銀行特有的企業社會責任
第十四章 國內外商業銀行企業社會責任實踐
第一節 國外商業銀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
第二節 國外商業銀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模式
第三節 中國商業銀行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現狀
第四節 中國商業銀行企業社會責任實踐中的問題及原因
第五節 完善商業銀行社會責任體系的政策建議
第六篇 金融倫理的歷史解讀與借鑒
第十五章 中國傳統經濟倫理和商業倫理的積淀與實踐
第一節 中國傳統經濟倫理與信用文化積淀
第二節 中國傳統經濟倫理與義利觀及其現代意義
第三節 儒家功利主義學派義利觀和我國傳統商業倫理的實踐
第十六章 中國傳統金融倫理的實踐與變遷
第一節 山西票號金融奇迹、信用機制與社會資本
第二節 中國近代私營銀行的金融倫理與企業文化
第二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