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可作為西南地區生物科學、動植物保護等相關專業師生的野外實習手冊,也可作為相關科研工作者、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科普工作者和自然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內容簡介
本教材面向參加四川岷山/王朗地區生物學與生態學野外實習課程的高校本科生,由長期參与相關課程教學以及在本區域長期開展生態學野外研究的教師集體編寫,內容全面實用,是適用於岷山地區的一部教材。教材內容將緊密結合野外實習課程的內容與需求,從滿足課程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分為野外實習概述、當地自然環境概況、野外實習內容與方法(包括動植物分類與識別、植物/植被調查與監測、野生動物調查與監測3大類實習內容與相應的技術方法)、當地常見生物類群(包括常見大型真菌、高等植物、昆蟲、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獸類共7個門類約300個物種的圖版與介紹)4個主要部分。
作者簡介
李晟
----------------------------
李晟,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IUCN貓科、熊科、鹿科動物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野生動物生態與保護課題組」負責人,長期在我國西南地區開展大型獸類與鳥類的野外生態學與保護生物學研究。在北京大學開設「普通生態學」「鳥類生態與保護」等課程。
孟世勇
----------------------------
孟世勇,現任職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領域為種子植物。在北京大學開設「生物學野外實習」「生物標本製作與藝術」等課程,參与編寫《生物標本製作與藝術》等書籍。
龍玉
----------------------------
龍玉,現任職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北京大學參与講授「動物生物學實驗」「生物標本製作與藝術」等課程,參与編寫《生物標本製作與藝術》等書籍。
王戎疆
----------------------------
王戎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種群生態學和分子生態學。兼任北京大學廣西新諾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昆蟲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
李大建
----------------------------
李大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主講「普通生物學實驗」「現代動物標本製作」等本科生課程,參与「動物生物學實驗」的課程教學,同時也擔任「生物學野外實習」的帶隊老師。
賀新強
----------------------------
賀新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實驗室主要以楊樹為實驗材料,採用剝皮再生創傷系統和整體系統,研究維管形成層活動周期調控及形成層發生、次生木質部細胞分化、次生壁形成和細胞程序死亡的分子機理,為定向改良木材材質提供理論指導。
饒廣遠
----------------------------
饒廣遠,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在於系統與進化植物學、種群生物學和植物進化發育生物學,運用宏觀至微觀生物學的手段,通過對基因到表型、個體到群體多層次遺傳變異式樣及其成因的綜合分析,研究植物類群、基因家族的起源和演化,探討它們的分類、系統發生關係及其演化歷史。
顧紅雅
----------------------------
顧紅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植物遺傳多樣性和演化研究,基因家族的功能和演化研究。承擔863、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國際合作等多項研究項目。在植物遺傳及演化相關的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參与編著教材3部,科普專著2部,翻譯教材3部。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科技協青年科技獎、國家教委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等獎項。
目錄
第一章 野外實習概述
1 1 野外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1 2 教學大綱
1 2 1 課程主要內容
1 2 2 教學方式
1 2 3 教學步驟
1 2 4 日程安排
1 2 5 成績評定
1 3 出發前的準備
1 3 1 課前學習和信息統計
1 3 2 衣物準備
1 3 3 食品和水
1 3 4 藥品
1 3 5 其他用具
1 4 小專題研究與實習報告要求
1 4 1 小專題研究
1 4 2 實習報告基本要求
1 5 實習紀律、野外安全常識與注意事項
1 5 1 實習紀律
1 5 2 野外安全常識與注意事項
第二章 王朗自然保護區環境概況
2 1 自然地理
2 2 氣候植被
2 3 生物多樣性
2 3 1 植物資源
2 3 2 動物資源
2 4 保護歷史
第三章 野外實習內容與方法
3 1 動植物分類與識別
3 1 1 大型真菌的分類與識別
3 1 2 苔蘚的分類與識別
3 1 3 石松與真蕨類植物的分類與識別
3 1 4 裸子植物的分類與識別
3 1 5 被子植物的分類與識別
3 1 6 昆蟲的分類與識別
3 1 7 兩棲類與爬行類的分類與識別
3 1 8 鳥類的分類與識別
3 1 9 哺乳類的分類與識別
3 2 大型真菌、地衣及植物的鑒定與植被調查
3 2 1 大型真菌的採集與鑒定
3 2 2 地衣標本的採集與鑒定
3 2 3 植物標本的採集、製作及形態鑒定
3 2 4 植物群落多樣性調查
3 2 5 森林動態樣地調查
3 3 野生動物調查與監測技術
3 3 1 昆蟲標本的採集與製作
3 3 2 昆蟲形態鑒定
3 3 3 圍欄陷阱
3 3 4 樣點和樣線調查
3 3 5 全自動聲學記錄
3 3 6 VHF無線電定位與追蹤
3 3 7 紅外相機
3 3 8 非損傷性DNA採樣與分析
3 3 9 動物痕迹識別
第四章 王朗自然保護區常見生物類群
4 1 大型真菌
4 2 地衣
4 3 苔蘚植物
4 3 1 苔類植物
4 3 2 蘚類植物
4 4 蕨類植物
4 5 裸子植物
4 5 1 松科Pinaceae
4 5 2 柏科Cupressaceae
4 6 被子植物
4 6 1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4 6 2 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
4 6 3 天南星科Araceae
4 6 4 岩菖蒲科Tofieldiaceae
4 6 5 沼金花科Nartheciaceae
4 6 6 藜蘆科Melanthiaceae
4 6 7 百合科Liliaceae
4 6 8 蘭科Orchidaceae
4 6 9 天門冬科Asparagaceae
4 6 10 罌粟科Papaveraceae
4 6 11 星葉草科Circaeasteraceae
4 6 12 小檗科Berberidaceae
4 6 13 毛茛科Ranunculaceae
4 6 14 芍藥科Paeoniaceae
4 6 15 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
4 6 16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4 6 17 景天科Crassulaceae
4 6 18 豆科Leguminosae
4 6 19 薔薇科Rosaceae
4 6 20 鼠李科Rhamnaceae
4 6 21 蕁麻科Urticaceae
4 6 22 樺木科Betulaceae
4 6 23 衛矛科Celastraceae
4 6 24 酢漿草科Oxalidaceae
4 6 25 金絲桃科Hypericaceae
4 6 26 堇菜科Vilaceae
4 6 27 楊柳科Salicaceae
4 6 28 大戟科Euphorbiaceae
4 6 29 柳葉菜科Onagraceae
4 6 30 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
4 6 31 無患子科Sapindaceae
4 6 32 瑞香科Thymelaeaceae
4 6 33 十字花科Cruciferae
4 6 34 檀香科Santalaceae
4 6 35 檉柳科Tamaricaceae
4 6 36 蓼科Polygonaceae
4 6 37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4 6 38 繡球科Hydrangeaceae
4 6 39 花荵科Polemoniaceae
4 6 40 報春花科Primulaceae
4 6 41 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
4 6 42 杜鵑花科Ericaceae
4 6 43 茜草科Rubiaceae
4 6 44 龍膽科Gentianaceae
4 6 45 車前科Plantaginaceae
4 6 46 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
4 6 47 唇形科Labiatae
4 6 48 通泉草科Mazaceae
4 6 49 列當科Orobanchaceae
4 6 50 菊科Compositae
4 6 51 五福花科Adoxaceae
4 6 52 忍冬科Caprifoliaceae
4 6 53 五加科Araliaceae
4 6 54 傘形科Umbelliferae
4 7 常見昆蟲
4 7 1 彈尾目Collembola
4 7 2 蜉蝣目Ephemerida
4 7 3 蜚蠊目Blattaria
4 7 4 襀翅目Plecoptera
4 7 5 直翅目Orthoptera
4 7 6 革翅目Dermaptera
4 7 7 同翅目Homoptera
4 7 8 異翅目Heteroptera
(半翅目 Hemiptera)
4 7 9 鞘翅目Coleoptera
4 7 10 脈翅目Neuroptera
4 7 11 毛翅目Trichoptera
4 7 12 鱗翅目Lepidoptera
4 7 13 雙翅目Diptera
4 7 14 膜翅目Hymenoptera
4 8 兩棲類
4 9 爬行類
4 10 鳥類
4 10 1 雞形目Galliformes
4 10 2 鵜形目Pelecaniformes
4 10 3 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4 10 4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4 10 5 隼形目Falconiformes
4 10 6 鷹形目Accipitriformes
4 10 7 鴞形目Strigiformes
4 10 8 鴿形目Columbiformes
4 10 9 雁形目Anseriformes
4 10 10 啄木鳥目Piciformes
4 10 11 犀鳥目Bucerotiformes
4 10 12 鵑形目Cuculiformes
4 10 13 夜鷹目Caprimulgiformes
4 10 14 雀形目Passeriformes
4 11 哺乳類
4 11 1 勞亞食蟲目Eulipotyphla
4 11 2 食肉目Carnivora
4 11 3 靈長目Primates
4 11 4 偶蹄目Artiodactyla
4 11 5 嚙齒目Rodentia
4 11 6 兔形目Lagomorpha
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