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鎢錫成礦系統中構造-岩漿-成礦的耦合研究是目前地學研究的熱點與難點,其關係到鎢錫成礦的時空分佈、源區與成礦過程多個關鍵問題。本書以我國欽杭成礦帶中段錫田礦田為例。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研究,系統分析了礦田尺度的大地構造演化過程、礦田構造樣式、岩漿多期次侵位與鎢錫多金屬成礦分帶規律,建立了華南燕山期正斷層系控礦模型,揭示了晚中生代伸展背景下的淺部構造樣式,闡明了深部動力學的淺部響應規律,探索並成功利用白鎢礦、螢石的稀土元素分佈建立斷層、花崗岩和不同礦體流體聯繫的新方法,從物質與流體角度較好地表達了構造一岩體一礦體成因聯繫。 本書研究手段新穎、內容豐富、數據翔實、結構嚴謹,實現了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岩石學、礦物學及地球化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與創新,揭示了岩漿熱液系統中鎢錫成礦機理。提出的成礦分帶、斷層控礦與「雙脈」模型,可作為岩漿熱液型鎢錫成礦規律研究與找礦預測分析典型案例,也可為內生多金屬礦床、欽杭成礦帶構造演化與熱液礦物微區分析研究提供借鑒。作者簡介
吳塹虹,女,1957年出生,湖南長沙人,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指導博士研究生與碩士研究生40餘名,曾任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副所長兼黨委副書記,1996一1998年在美國肯塔基大學研修構造一流體作用。研究方向:構造與成礦、岩石礦床大地構造、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其曾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省部級項目和橫向課題30餘項,迄今為止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EI論文30餘篇。目錄
第1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