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建設》雜誌及其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進行研究,分析了《建設》從創辦到停刊的發展歷程,梳理了馬克思主義在《建設》之前的傳播概況,概述了《建設》介紹馬克思主義的總體面貌,並結合《建設》作者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實例進行了具體的個案分析。一方面肯定了《建設》在參与新文化運動,傳播新思想尤其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方面,成就突出,另一方面揭示了《建設》傳播馬克思主義所存在的內容解讀的選擇性、理論來源的駁雜性等局限,指出其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種工具意義上的運用。作者簡介
周東娜,山東日照人,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文化發展、農村基層黨建研究。近年來,先後參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3項,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學習時報》等期刊、報紙發表文章十余篇。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