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宇宙的第一縷光
ISBN:9787573005151
出版社:海南
著編譯者:(意)羅伯托.巴蒂斯頓
頁數: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書號:15063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編輯推薦
「宇宙的第一縷光」意味著開端,本書將伴隨讀者去探索一系列的起源,揭秘未知,打開視野;「宇宙的第一縷光」代表著新事物的橫空出世與未完成形態之間的張力;「宇宙的第一縷光」更代表著「探索」,它意味著持續面對全新的答案,以及從中衍生出的全新問題。打破認知極限,顛覆認知常識,在無限小和無限大之間開啟一場科學探索之旅吧! 著名實驗物理學家,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物理系教授,義大利航天局前局長,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院粒子天體物理委員會前主席,國際空間站最重要專家之一、「21世紀為人類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之一——羅伯托·巴蒂斯頓力作。 物理小白·天文愛好者·科幻迷·宇宙探險家,適合所有人看的一部宇宙探索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答諸如生命的起源、能量和暗物質的組成、太陽的誕生和死亡、星際遷移、其他宇宙的存在等複雜的問題。 內外雙封,硬殼精裝,精緻工藝呈現宇宙的第一縷光。護封中心圓用五彩鐳射燙印,代表我們對廣博無垠、斑斕宇宙的探索;一道銀色的弧線,代表著黎明的曙光,我們將繼續前行。內封和腰條用專銀墨在黑卡紙上印刷。
內容簡介
《宇宙的第一縷光》是義大利航天局前局長羅伯托·巴蒂斯頓的一部重磅作品,從138億年前宇宙的誕生到21世紀最先進、最前沿的天體物理、航天科技,一部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和哲學交織的人類認知發展史。 什麼是時間和空間?它們是如何與大爆炸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未來還有什麼在等著我們?我們是星際還是星際物種?宇宙學目前的界限是什麼?在未來的幾年和幾十年裡,我們的知識將何去何從?從宇宙大爆炸到未來宇宙,科學探索正在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本書作者羅伯托·巴蒂斯頓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以及對於宇宙未來和太空經濟的展望,解答諸如生命的起源、能量和暗物質的組成、太陽的誕生和死亡、星際遷移、其他宇宙的存在等棘手問題,帶我們去探究一系列源起、發現和認知的轉變,了解人類是如何改變對事物的認知,又如何實現轉換視角來觀察事物的。他提醒我們,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我們所有知識的一小部分。文筆優美而浪漫,行文通俗易懂。讓我們踏上旅程,向人類認知的邊界前行,甚至走得更遠一些。
目錄
1 越過地平線的光——人類翻越知識地平線的歷史 001
黎明之下,升起的是我們,而非太陽。科學是如此顛覆我們的視角,引導我們去揭曉那些往往偏離大眾常識的真相。
2 旅伴——巨人肩膀上的巨人 007
在這場試圖尋覓甚至超越知識的極限的旅行中,我們需要明白帶什麼上路,而誰又將與我們同行。
3 宇宙法則——力、時空和質能在此統一 011
簡短,並不意味著簡單。它揭露了許多曾被古代思想家們所忽視,但卻對描述我們的宇宙有著非凡意義的驚人特性。
4 認識無知——科學的極限 019
一種科學理論,無論多麼重要多麼具有說服力,都可能被區區一個實驗所駁倒,許多科學家都經歷過此,包括愛因斯坦。
5 房間里的大象——遺留問題和科學革命 025
科學,比想象中更為頻繁地藉助于基礎卻難以理解的假設,而人們總是刻意地忽視其中某個嚴重的問題,並總想著早晚會有人來解決它。
6 要有光?——宇宙學說的演變 032
正是科學的飛速進展,讓我們驚奇地發現,我們在尋找知識之鑰的途中所依賴的路燈,點亮的不過是宇宙的一小部分。
7 空間——扭曲的直角坐標系 039
至今絕大部分人依然和牛頓一樣,相信這世上的時間和空間從零開始一路自由延伸至無窮,彷彿打開時空的導航儀便可以直奔大爆炸,跟乘坐飛機去旅行一樣,輕而易舉。
8 地獄十分鐘——大爆炸后的瘋狂十分鐘 046
我們要避免將宇宙的誕生,看作是太空中某個遙遠未知點上所綻放的盛大煙火,而我們也絕非像觀看電影那樣在對它進行觀測。
9 曾未有光——不透明的宇宙 059
在曾經的某個瞬間,宇宙可能是不透明的,或者更恰當地說,它被一層光霧所籠罩,也就是說,這世上是沒有光的。
10 宇宙的第一縷光——蹺蹺板上的恆星 063
恆星的一生,維持著引力和與之抗衡、產生大量能量的核聚變反應之間的微妙平衡。失衡死亡,爆炸誕生。它就像搖滾演唱會裡觀眾陸續亮起的手機和打火機那樣,點亮了宇宙。
11 特別的恆星——我們的太陽 068
太陽和太陽系的故事開始於約 45 億年前,迄今為止,太陽轉換了約等於地球質量 100 倍的能量,這一驚人數字也相當於太陽自身質量的 0 03%。
12 太陽系的曙光——從原行星星雲到太陽系 073
我們似乎總是難以抑制地將這個時間節點上的太陽系認定為與眾不同,並相信它和宇宙的其餘部分一樣,是為了我們才從混沌中演化出此刻的秩序。
13 地球與氣候——在宇宙間走鋼絲 080
我們的存在,依賴於自然演變的時間節奏緩慢,但人類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卻將這一切無限加速了。
14 生命的曙光——自發還是外來? 084
我們從哪裡來?儘管科學家和哲學家們嘗試以多種方式提供了五花八門的答案,但從嚴謹的科學角度上說,我們並未取得顯著的進步。
15 星際移民——星系間的生命遷移 091
生命,可能並不需要通過如岩石般巨大的飛船進行星際移動;外星人,也可能只是某種自古與我們共存的特殊生物形態。
16 其他太陽,其他世界——銀河系外的行星 100
我們再也沒有理由將地球視作一顆典型行星了,因為在觀測了成千上萬個案例后,我們發現,許多行星都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17 他們在哪裡——零或無窮的外星人 110
外星人可能已經數次造訪過地球,但如果這可能性真的如此之高,那為什麼我們一直無法驗證外星生物的存在?
18 宇宙的黑暗面——那些不發光的存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