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第一章 曉英,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研究方向為英國傳媒、國際傳播、跨文化傳播、新聞文本分析。內容簡介
“安樂哲儒學大家翻譯中國”系列之一。第一部分致力於展示人類作為自由、獨立和自主的個人的願景,以及為什麼這個願景始終是海市蜃樓。它過去有著解放功能,但現在已經變得有害,甚至只是在清楚地思考時,更不用說實現社會和經濟正義,或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環境和其他問題。在其他部分,羅思文提出了一種不同的觀點,它是人類從古典儒家文本中收集到的,即我們首先是相互關聯的,因而是相互依存的人,他們的獨特性在於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多重角色。這導致了基於與個人主義道德形成鮮明對比的那些相互作用的道德規範,但卻很好地反映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事實。本書最後簡要探討了這一願景的一些含義,即對政治、家庭生活、正義及以人為本的真實宗教的發展進行了不同的思考。
作者簡介
(美)羅思文 著 章 曉英,張振 譯
曉英,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研究方向為英國傳媒、國際傳播、跨文化傳播、新聞文本分析。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全球語境下的倫理/19
第三章 個體自我和自我身份的存在/35
第四章 個體自我信仰的規範性/59
第五章 個體自我的神化:自由意志主義/79
第六章 向角色倫理方向發展/91
第七章 家庭和家庭價值觀/119
第八章 信仰和禮儀/141
第九章 角色人的家庭生活/153
第十章 超越家庭的角色倫理/165
參考文獻/181
後記/194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