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長於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向來是我國人類學、民族學的重要研究對象。本書以民國時期人類學家陶雲逵的傈僳族研究為起點,向前回顧三江併流區域傈僳族走過的漫長歲月,向後則延伸了學科發展及傈僳族研究逐步深入的路徑。既是對《碧羅雪山之栗粟族》等經典成果的重訪,又以歷史觀照當下,著重分析了傈僳族的生計方式、時間制度、祖先崇拜與喪葬儀式等習俗,以小見大、深入淺出地呈現了碧羅雪山傈僳族的社會生活圖景,由此揭示出傈僳族獨特的時空觀乃至哲學觀。作者簡介
高志英,1964年出生,納西族,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關注藏彝走廊西南部邊緣族群遷徙與流變、雲南與東南亞跨界民族文化互動變遷、中國西南民族宗教文化等。先後出版《獨龍族社會文化與觀念變遷研究》、《藏彝走廊西部邊緣民族關係與文化變遷研究》、《中國節日誌·傈僳族刀桿節》等著作;拍攝《中國節日影像志·傈僳族刀桿節》;在《民族研究》、《思想戰線》、《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目錄
導論 相同的空間,不同的時間——重訪碧羅雪山傈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