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機制與效應研究 郭珺妍 978751771364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發展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05
商品編號: 978751771364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機制與效應研究
ISBN:9787517713647
出版社:中國發展
著編譯者:郭珺妍
頁數:1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539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金融改革深化和數字化發展趨勢,以促進企業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為落腳點,聚焦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機制與效應研究。首先,通過梳理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理論基礎,在離散時間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長理論,並借鑒Aghion et al (2010)的經濟增長與波動模型,將金融效率嵌入理論模型中,得出內生於地區金融發展水平的企業研發投資決策模型,為金融科技驅動企業技術創新提供理論基礎,並基於此,從企業融資微觀層面和金融體系宏觀層面兩個視角剖析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其次,深入分析中國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概況,闡明金融科技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市場主體、主要模式與融資概況。再次,本書在實證部分檢驗了金融科技發展對企業創新的驅動效應,並從微觀企業的融資角度切入,分析金融科技通過融資約束與財務費用率(即緩解「融資難題」的路徑)、金融槓桿與財務風險(即「去槓桿」的路徑)兩個路徑對企業研發和創新的影響效應;從宏觀金融體系的角度切入,分析金融科技發展如何通過影響金融體繫結構從而促進企業研發和創新活動,並考察了金融監管對這種驅動效應的影響。最後,本書結合理論分析與實證結果提出金融科技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郭珺妍,經濟學博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后,中國ESG研究院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金融科技、可持續金融、金融風險等。在《國際貿易》、《經濟與管理研究》、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等國內外優秀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過北京市博士后科研項目,參与過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參編《ESG披露標準體系研究》、《中國ESG發展報告2021》、《中國金融風險報告》(藍皮書系列)等著作。作為核心人員研製團體標準《企業ESG披露指南》(T/CERDS 2-2022)等。為新華網、每日經濟新聞等主流媒體撰寫ESG領域專題文章。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本書的研究背景與意義
二、本書的主要研究方法
三、本書的主要貢獻與創新
四、本書的研究內容及主體框架
第二章 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理論基礎
一、金融發展與金融科技的相關理論基礎
(一)金融發展理論的建立
(二)金融發展理論的演進
(三)金融科技發展的理論分析
二、金融科技的內涵與形成邏輯
(一)金融科技的內涵與概念界定
(二)金融科技的形成動因與邏輯
(三)金融科技的業務模式分類
(四)金融科技與金融監管分析
三、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理論基礎
(一)企業技術創新的理論基礎
(二)企業技術創新的概念界定
(三)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
第三章 金融科技驅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理論機制
一、基於熊彼特增長的理論模型拓展
(一)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的生產函數
(二)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的均衡利潤
(三)沒有融資約束的市場條件
(四)存在融資約束的市場條件
二、基於經濟增長與波動理論模型拓展
(一)企業的投資組合與均衡
(二)比較靜態分析
三、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
(一)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研究
(二)金融科技業務領域與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
四、金融科技、企業融資約束與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
(一)金融科技、企業融資約束與技術創新的相關研究
(二)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基於融資約束視角
五、金融科技、金融體繫結構與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
(一)金融科技、金融體繫結構與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研究
(二)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基於金融體繫結構視角
第四章 中國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發展概況分析
一、中國金融科技的演進歷程與發展概況
(一)金融科技的演進歷程
(二)金融科技發展概況分析
二、中國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概況及特徵分析
(一)企業技術創新的總體發展概況及特徵分析
(二)企業技術創新的地區分佈概況及特徵分析
三、中國金融科技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概況分析
(一)金融科技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市場主體與模式分析
(二)金融科技支持企業技術創新融資概況分析
第五章 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驅動效應檢驗
一、金融科技驅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研究基礎
(一)金融科技驅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理論分析
(二)金融科技驅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研究假設
二、驅動效應的模型、變數、數據及估計方法
(一)模型設定與估計方法
(二)變數定義及數據說明
三、驅動效應檢驗的估計結果及分析討論
(一)基準估計結果分析
(二)內生性討論及工具變數回歸結果分析
(三)穩健性檢驗及回歸結果分析
(四)異質性分析及「糾錯配」功能檢驗
第六章 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微觀層面機制檢驗
一、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微觀機制研究基礎
(一)中介模型構建與中介變數界定
(二)中介效應檢驗方法及原理
(三)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微觀層面機制識別
(四)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微觀層面機制檢驗
二、微觀層面檢驗的模型、變數、數據及估計方法
(一)模型設定與估計方法
(二)核心變數與指標構建
(三)估計結果及分析討論
第七章 金融科技發展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宏觀層面機制檢驗
一、金融科技、金融體繫結構與企業技術創新
(一)金融科技賦能金融體繫結構的理論分析
(二)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宏觀層面機制識別
(三)模型設定、變數、數據及估計方法
(四)回歸結果及討論分析
二、金融監管背景下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一)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二)模型設定、變數、數據及估計方法
(三)回歸結果及討論分析
第八章 金融科技驅動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建議
一、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研究結論
二、金融科技驅動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建議
(一)強化金融科技治理,構建國家戰略規劃協同推進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
(二)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創新體系,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
(三)鼓勵傳統金融機構擁抱金融科技,實現科技高效賦能金融體系目標
(四)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強度,促進高端金融科技產業健康發展
(五)推動監管科技的全方位應用,構築數字化監管能力和風險防火牆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