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金融改革深化和數字化發展趨勢,以促進企業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為落腳點,聚焦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機制與效應研究。首先,通過梳理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理論基礎,在離散時間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長理論,並借鑒Aghion et al (2010)的經濟增長與波動模型,將金融效率嵌入理論模型中,得出內生於地區金融發展水平的企業研發投資決策模型,為金融科技驅動企業技術創新提供理論基礎,並基於此,從企業融資微觀層面和金融體系宏觀層面兩個視角剖析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其次,深入分析中國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概況,闡明金融科技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市場主體、主要模式與融資概況。再次,本書在實證部分檢驗了金融科技發展對企業創新的驅動效應,並從微觀企業的融資角度切入,分析金融科技通過融資約束與財務費用率(即緩解「融資難題」的路徑)、金融槓桿與財務風險(即「去槓桿」的路徑)兩個路徑對企業研發和創新的影響效應;從宏觀金融體系的角度切入,分析金融科技發展如何通過影響金融體繫結構從而促進企業研發和創新活動,並考察了金融監管對這種驅動效應的影響。最後,本書結合理論分析與實證結果提出金融科技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建議。作者簡介
郭珺妍,經濟學博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后,中國ESG研究院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金融科技、可持續金融、金融風險等。在《國際貿易》、《經濟與管理研究》、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等國內外優秀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過北京市博士后科研項目,參与過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參編《ESG披露標準體系研究》、《中國ESG發展報告2021》、《中國金融風險報告》(藍皮書系列)等著作。作為核心人員研製團體標準《企業ESG披露指南》(T/CERDS 2-2022)等。為新華網、每日經濟新聞等主流媒體撰寫ESG領域專題文章。目錄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