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從模仿行為的法律問題研究 廖斯 97875197753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94
商品編號: 978751977531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盲從模仿行為的法律問題研究
ISBN:9787519775315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廖斯
頁數:2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053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由其博士學位論文修改而來,是從知識產權法的角度對盲從模仿行為作出的、兼具理論性和實務性的研究與探索。盲從模仿現象自19世紀末起存在於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之中,到了20世紀末開始受到更多關注,在彼時已有一些學者對盲從模仿行為作出理論分析,部分發達國家還構建了相關的規制路徑,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對盲從模仿行為的法學研究仍然建樹不多。而自21世紀前後開始,越來越多的國家注意到盲從模仿現象對本國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造成的影響,我國學術界與實務界也開始關注這一領域,但截至目前,對這一領域的探討仍不多見。作者以專著的形式對這一領域進行了細緻的挖掘,透過法哲學與法經濟學的視角作深入思考,妥善地運用歷史分析、比較分析和法經濟學分析等法學分析工具,客觀而科學地評價盲從模仿現象對一國經濟發展的作用與影響,對盲從模仿行為是否應受法律規制的問題作了深入剖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規制路徑。總體而言,本書的分析方法運用得當,研究思路富有創新性,所得結論具備說服力,文字表達水平兼具邏輯性與可讀性,作為一項法學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作者簡介

廖斯,法學博士。廣東省深圳市人,祖籍廣東龍門,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澳門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碩博期間師從吳漢東教授,長期從事知識產權法律實務與學術研究工作,先後就職于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北京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深圳大學社會科學部。于《電子知識產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學術期刊或網路平台上發表論文十數篇,並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競爭法。

目錄

第一章 溯源論:「模仿—創新」路徑下的盲從模仿
第一節 經濟學視域下的「模仿」與「創新」
一、經濟發展理論中的「模仿—創新」路徑
二、促進「模仿—創新」路徑有效運行的條件
第二節 盲從模仿的產生與演化:基於制度的考察
一、20世紀初期:基於善良風俗的競爭利益保護
二、「二戰」至20世紀末:基於競爭自由的制度安排
三、20世紀末至今:盲從模仿的多樣性與複雜性趨向
第二章 邊界論:道德與法律考察下的盲從模仿行為
第一節 道德與法律的邊界:盲從模仿的法理界限
一、商業倫理中的模仿自由:兩個評價維度
二、法律視角下模仿自由的限度
三、盲從模仿行為的道德與法律評價
第二節 私法與公法的邊界:盲從模仿的範疇界限
一、私法範疇之考量:基於成果間的「差異性」
二、公法範疇之考量:基於「市場失靈」的產生
三、消極衝突:盲從模仿行為的私權性與公共性
第三章 本體論:盲從模仿行為的法律定義與構成
第一節 盲從模仿行為定義的不同表述
一、定義之必要性:由「搭便車」而來的盲從模仿
二、「盲從模仿」與「寄生競爭」之共軛
三、「盜用行為」及其理論辨析
四、「暢銷成果」與「商品形態」:基於模仿對象的考量
第二節 定義探索:盲從模仿行為的構成
一、行為主體:具備競爭關係的盲從模仿者與被模仿者
二、行為客體:商品中體現市場先行利益的創新差異性
三、行為手段:以營利為目的的無差別再現
四、損害後果:對個體權益與市場秩序之侵害
五、非混淆性:不存在或難以被證明有混淆可能
六、盲從模仿行為的定義:五要件之結合
第四章 正義論:法哲學視野下的盲從模仿行為
第一節 模仿行為正義性的三個維度
一、自由與平等維度:個體的權利邊界
二、效率維度:市場競爭下的公共利益之源
三、秩序維度:維護「公」「私」正義的正義
第二節 盲從模仿的個體損害:「勞有所得」之正義
一、「非正義性」證成:盲從模仿對私利益的侵害
二、「創新差異性」的形成與歸屬:「勞有所得」之正義性
三、盲從模仿行為後果的「非正義性」證成
第三節 市場競爭中的盲從模仿:效率正義下的兩面性
一、「模仿—創新」路徑下的盲從模仿與效率
二、盲從模仿有關「正義」的兩個面向:基於效率之考察
第五章 效率論:規制盲從模仿的法經濟學透視
第一節 盲從模仿行為引起的市場失靈
一、市場失靈之概述:基於盲從模仿的視角
二、「創新差異性」的「公共品」屬性分析
三、盲從模仿行為之「外部性」特徵分析
四、採用博弈論方法考察盲從模仿行為的適當性
第二節 「囚徒困境」:盲從模仿之「集體不理性」
一、一般市場競爭中經營者的盲從模仿策略分析
二、個體理性所導致的集體不理性:基於「矩陣」之分析
第三節 「智豬博弈」:市場壟斷下盲從模仿的合理性評價
一、壟斷市場下經營者的盲從模仿行為策略選擇
二、盲從模仿的「有限合理性」:基於法經濟學的分析
三、法經濟學下盲從模仿的應受法律規制性
第六章 規制論:現行法對盲從模仿的約束及其困境
第一節 私法制度規制盲從模仿行為的有限性
一、知識產權特別法規制:基於知識產權客體之考察
二、一般民事法律制度下的盲從模仿規制考察
第二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對盲從模仿行為的規制探視
一、功能互補:基於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之關係
二、適用之困:基於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之考察
第七章 構建論:規制盲從模仿的體系與實效
第一節 體系構建:盲從模仿行為規制條款的設置
一、「一般條款」重塑:回歸法律原則的本質
二、「專門條款」設置:基於本體定義之考量
第二節 動態平衡:盲從模仿規制條款的實效問題
一、不同市場下盲從模仿的規制與功能實效
二、盲從模仿行為規制中的舉證責任承擔
結論
一、學理意義上的結論
二、實踐意義上的結論
三、制度意義上的結論
四、人權意義上的結論
五、總結陳述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