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是學者傅佩榮的國學研究隨筆集。作者把人生問題置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視野中來考察,通過追溯先秦諸子的思想發端,回歸和闡明了中國文化源頭的許多重要觀念,重點闡述了儒道二家的核心思想,並挖掘和論述了其現代價值。視野開闊,思想睿智,邏輯嚴謹,盡顯國學魅力。 國學有益於人生,並不在於讓人見多識廣,而在於使人明白古人智慧的多彩多姿與全面涵蓋,進而學習一套完整而卓越的價值觀,可用以立身處世、安頓心靈,並且能夠在短暫的一生中以有限的力量去完成個人的使命。 書中的內容是作者個人基於文化理念的關懷,認為國人應有的國學常識,其主軸在於儒家與道家。傅佩榮教授在書中所要表達的正是以儒家為主軸的人生觀。這種人生觀直接訴諸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並且符合我們現代人對理性解說的要求,同時保持開放心態,可以欣賞道家與佛教,以及所有出自真誠心意所建構而成的哲學與宗教。這種人生觀充滿自信但不排除異己,志向高遠但不忽略修行,與人為善但不隨俗從眾,自強不息且能厚德載物。內容簡介
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歷代祖先留下的寶貴資產,其中包括無數的器物、各類的制度與豐富的理念。而歷久彌新、塑造民族心靈的是理念。今日談國學,顯然側重於對理念的繼承與發展。不過,若想重振傳統理念的生機與活力,國學首先要面對三大挑戰:第一,如何跨越兩千多年帝王專制對儒家思想的鉗制與扭曲?第二,如何化解宋朝以來儒家學者對佛教和道家的誤解與批判?第三,如何回應西方文化對理性思辨的要求? 若要探討國學對人生有何啟發,首先要做的是正本清源。作者撰寫本書的心意,是希望跨越兩千多年帝王專制政體對傳統理念的扭曲與壓制,回歸先秦時期的儒家與道家。克服三大挑戰,回歸國學原典。由學習而理解,在實踐中品味,知之好之樂之,再創文化新機。儒家提供處世原理,道家示範自處之道。修己安人,順人而不失己,善美合一,安頓身心。因此,本書毫無保留地推崇儒家與道家,而對其他學派盡量做到同情之理解,並客觀地對各家各派有所評論。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傅教授積累四十余年在中西哲學方面的訓練,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卓越成就。其學術論著貫通古今中西,結構嚴謹,創見迭出,是當代華人世界公認的一流國學研究專家。 傅教授是央視《百家講壇》、鳳凰衛視《國學天空》的嘉賓主持,被台灣《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並獲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教學特優獎、台灣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其作品曾獲台灣中正文化獎、最高文藝獎。 傅教授著作甚豐,出版《哲學與人生》《易經與人生》《推開哲學的門》《心靈的旅程》等圖書逾百種。目錄
序 承先啟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