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通風工程學》為首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本書是其第2版。與第1版相比,總體量相差不大,但全面優化調整了全書知識體系、內容體系、結構體系。第2版除緒論外,按內容將全書23章分為3篇,即「基礎篇」「工程篇」和「專題應用篇」。其中,第Ⅰ篇為基礎篇,分為4章,介紹了作業場所有害物來源、危害及其控制標準,濕空氣的物理性質與焓濕圖及其應用,通風空調基本方程,粉塵和氣溶膠的特性。第Ⅱ篇為工程篇,分為11章,介紹了通風空調系統及設備,包括全面通風、自然通風、局部排風、空氣幕,除塵機理、除塵系統與除塵設備,有毒有害氣體的凈化原理與方法,通風空調負荷計算、系統設計與主要設備選擇方法及施工、測定、調試、竣工驗收與運行管理。第Ⅲ篇為專題應用篇,分為8章,分別對傳染病醫院、生物安全實驗室、地下空間、隧道、礦井等特殊工程的通風空調系統與防排煙通風系統、事故通風系統及置換通風系統等有著特殊技術要求的通風系統的工程實現,進行了專門論述。 本書不是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類似教材(如《工業通風》與《空氣調節》)的簡單翻版或合成,而是一部適合安全工程專業教學的新穎、獨特的「通風工程」課程教材,使用本書可在同一基礎平台上講授「工業通風」與「防塵技術」「防毒技術」「空氣調節」等內容。 本書基本概念精準明確、深度廣度適中、內容多元而豐富、知識體系合理且有新意、知識點布局得當、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本書主要作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專業及相近專業「通風工程」類課程的本科生教材,也適合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領域從業人員學習參考。作者簡介
王新泉,教授,研究生導師。同濟大學畢業后在煤礦任技術員、工程師,1984年調入中國礦業大學執教,1989年調入鄭州紡織工學院執教。浙江工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吉林建築大學、河南城建學院等校兼職教授。長期在第一線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多項高層次、高水平科研項目並獲獎,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多篇),出版學術著作20多部。1997年獲錢之光科技教育獎。現任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類工效學會理事、中西部地區土木建築學會聯盟理事長、河南省土木建築學會監事長(第七屆理事長)、河南省標準化協會高級顧問。曾任河南省政協常委、教育部高等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08)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施工分會副理事長、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理事、河南省土木建築學會理事長、河南省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副理事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專家組組長。 代表性著作有《礦井通風》(1986)、《暖通計算機應用程序設計》(1996)、《通風工程學》(2008)、《建築概論》(2008)、《安全生產標準化教程》(2011)。目錄
系列教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