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簡明臺灣文學史 ISBN:9787522524399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古繼堂 頁數:4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092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本書系統梳理了台灣文學的萌生、發育、成長、流變,在正本清源的過程中可見大陸文學和台灣文學的母子關係。共分為三編:第一編,早期台灣文學——從大陸到台灣;第二編,中期台灣文學——從阻隔到匯流;第三編,近期台灣文學——從主潮輪換到多元共存。作者簡介 古繼堂,河南省修武縣小古庄人。1934年6月生,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著有《台灣新詩發展史》《台灣小說發展史》《台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台灣青年詩人論》《台灣愛情文學論》《評說三毛》《柏楊傳》等。目錄 緒論第一編 早期台灣文學——從大陸到台灣 第一章 台灣文學的開山人沈光文和開創台灣文學的第一批大陸移民文人 第一節 台灣文學誕生的歷史社會背景 第二節 大陸的移民文學開啟了台灣文學之路 第三節 沈光文是台灣文學的開山人 第四節 台灣文學開創期作品的成就和意義 第五節 郁永河開台灣散文先河的《裨海紀游》及其他開創期的散文 第二章 移民文學和移民後代文學共生共存 第一節 移民文學和移民後代文學的共生期 第二節 中華民族的反抗精神是台灣古典文學的靈魂 第三節 台灣早期抗日文學三傑:丘逢甲、洪棄生、連雅堂 第四節 台灣的舊詩社概況及其意義 第二編 中期台灣文學——從阻隔到匯流 第三章 五四運動影響下的台灣新文學運動 第一節 台灣人民鬥爭方式的轉換與文化抗日運動的出現 第二節 台灣新文學運動的發展過程 第三節 台灣新文學初期的小說創作概況 第四節 台灣新文學初期的詩歌概況 第五節 台灣新文學初期的文學理論和它的奠基人張我軍 第四章 台灣新文學的奠基人賴和 第一節 賴和的生平 第二節 賴和的文學創作成就 第三節 賴和在台灣文學史上的意義 第五章 台灣新文學的發展 第一節 台灣新文學發展期的歷史、文學背景 第二節 台灣新文學發展期的小說創作 第三節 台灣新文學發展期的詩歌創作 第四節 台灣新文學發展期的散文、戲劇萌芽 第六章 台灣新文學的話文論爭 第一節 台灣話文論爭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台灣話文論爭的經過及其特點 第三節 台灣話文論爭的意義和影響 第七章 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楊逵 第一節 楊逵的生平和抗日活動 第二節 楊逵的小說成就 第三節 楊逵小說的現實主義風格及其意義 第八章 異族高壓統治下台灣文學的艱難之旅 第一節 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斬斷台灣與中國的臍帶 第二節 倒行逆施的「皇民文學」 第三節 台灣作家對「皇民文學」的反抗 第四節 台灣的日語文學 第九章 愛國主義作家吳濁流 第一節 吳濁流的生平與創作 第二節 吳濁流小說的思想藝術風貌 第三節 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 第十章 台灣新文學的重建 第一節 光復初期台灣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 光復初期台灣的文學氛圍與《橋》副刊的文藝論爭 第三節 台灣新文學重建的討論及其意義 第四節 「跨越語言」一代作家的創作 第三編 近期台灣文學——從主潮輪換到多元共存 第十一章 20世紀50年代台灣的「反共文學」 第一節 「反共文學」的歷史背景與「戰鬥文藝」的發生過程 第二節 「戰鬥文藝」運動實施的文藝策略 第三節 台灣50年代的「反共小說」 第四節 台灣50年代的「反共詩歌」 第五節 「反共文學」的沒落 第十二章 台灣女性文學的勃興 第一節 台灣女性文學勃興的概況 第二節 台灣女性小說的勃興 第三節 台灣女性散文的勃興 第四節 台灣女性詩歌的萌發 第十三章 台灣女性文學的開創人林海音 第一節 林海音的生平和創作概況 第二節 林海音小說的「兩岸情結」 第三節 林海音小說的深遠影響 第十四章 「反共文學」壓制下默默耕耘的現實主義文學 第一節 現實主義小說的創作概況 第二節 鍾理和 第三節 李喬、鄭清文 第四節 50年代台灣的現實主義詩歌創作 第十五章 大河小說家鍾肇政 第一節 鍾肇政的生平和創作 第二節 鍾肇政的大河小說《濁流三部曲》和《台灣人三部曲》 第三節 台灣長篇小說藝術的里程碑 第十六章 台灣的現代派詩社 第一節 現代派詩社的成立 第二節 紀弦 第三節 鄭愁予 第十七章 台灣的藍星詩社 第一節 藍星詩社的業績 第二節 覃子豪 第三節 余光中 第四節 周夢蝶 第五節 羅門 第十八章 台灣的創世紀詩社 第一節 創世紀的主張和實績 第二節 洛夫 第三節 ?弦 第四節 張默、商禽 第十九章 台灣現代派小說群的崛起 第一節 台灣社會進入轉型期 第二節 台灣現代文學社的出現和《現代文學》的創刊 第三節 聶華苓、於梨華、陳若曦 第四節 歐陽子、王文興、七等生 第五節 張系國、叢甦、趙淑俠 第六節 現代派小說批判 第二十章 現代派作家白先勇 第一節 白先勇的生平與創作 第二節 白先勇小說的創作成就 第三節 白先勇小說的影響 第二十一章 台灣散文創作的繁榮 第一節 台灣散文創作的走向 第二節 梁實秋、柏楊、李敖 第三節 琦君、張秀亞、胡品清 第四節 余光中、王鼎鈞、張拓蕪 第五節 張曉風、楊牧、林清玄 第二十二章 台灣的新文學理論批評 第一節 台灣新文學理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