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通信基礎 陳惠芳 978730820997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數字通信基礎
ISBN:9787308209977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陳惠芳
頁數:4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007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數字通信基礎》是在作者多年教學經驗和研究實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我們力圖以較高的理論觀點和統一的處理方法介紹數字通信傳輸技術,在論述中力求概念準確,思路清晰,深入淺出,理論聯繫實際。在內容安排上,既介紹數字通信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也適當介紹近年來的通信新理論與新技術。
《數字通信基礎》共10章,基本覆蓋了數字傳輸的物理層關鍵技術,內容豐富,涉及許多數字傳輸的新技術和新概念。
《數字通信基礎》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電子類專業高年級學生、碩士研究生的教科書,也可作為從事數字通信系統研究、設計、開發與應用人員的參考書。根據作者的經驗,《數字通信基礎》的第1-8章 適宜作為本科生”通信原理”一學期48學時課程的學習內容;《數字通信基礎》全部內容可以作為本科生”通信原理”一學期64學時課程的學習內容。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通信技術發展歷史
1 2 不確定性與信息量
1 3 數字通信系統
1 4 本書結構
1 5 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2章 確定性信號、隨機變量與隨機過程
2 1 確知信號的頻域描述
2 2 隨機變量
2 3 平穩隨機過程
2 4 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3章 通信信道
3 1 通信信道的定義和數學模型
3 2 恒參信道及其特徵
3 3 隨參信道及其特徵
3 4 信道的加性噪聲
3 5 信道容量與信道編碼定理
3 6 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4章 模擬調製系統
4 1 概述
4 2 線性調製系統
4 3 非線性調製(角度調製)系統
4 4 線性調製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4 5 非線性調製(角度調製)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4 6 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5章 模擬信號的數字化
5 1 模擬信號的抽樣
5 2 模擬值的量化
5 3 脈沖編碼調制(PCM)
5 4 差分脈沖編碼調制(DPCM)和增量調製(△M)
5 5 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6章 數字基帶傳輸
6 1 數字基帶信號及其頻譜特徵
6 2 常用的數字序列碼型
6 3 基帶信號通過加性白高斯噪聲(AWGN)信道傳輸
6 4 數字基帶信號通過帶限信道傳輸
6 5 部分響應系統——具有受控碼間干擾的帶限系統
6 6 信道失真條件下的系統設計
6 7 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7章 數字通帶傳輸
7 1 正弦波數字調製
7 2 二元數字調製信號的相干解調
7 3 M元數字調製信號的相干解調
7 4 數字調製信號的非相干解調
7 5 連續相位調製
7 6 正交頻分複用(OFDM)調製
7 7 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8章 數字通信中的同步技術
8 1 鎖相環
8 2 載波同步
8 3 位同步
8 4 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9章 信道編碼——線性分組碼
第10章 信道編碼——卷積碼
附錄
部分習題答案

前言/序言
數字通信理論與技術是一門正在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在這一領域中幾乎每年都有重要的新理論與新技術誕生。正是這些理論與技術促進了通信信息產業的繁榮和發展。因此,我們不指望學生通過一門或幾門通信課程的學習就一勞永逸地掌握通信技術,我們希望學生通過學習《數字通信基礎》,能夠打下深厚、扎實的基礎,具備自學數字通信新技術、新理論的能力,適應以後對數字通信技術研究、設計、開發與應用的需要。
為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改革與產業變革,教育部於2017年開始推進”新工科”建設,形成一系列指導性文件,推動工科教育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因此,高等院校通信理論與技術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材必須不斷改進更新,以適應通信領域日新月異的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些是本書編著期間擺在我們面前的要求。
本書是在作者多年教學經驗和研究實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我們力圖以較高的理論觀點和統一的處理方法介紹數字通信傳輸技術,在論述中力求概念準確,思路清晰,深入淺出,理論聯繫實際。在內容安排上,既介紹數字通信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也適當介紹近年來的通信新理論與新技術。
本書共10章,基本覆蓋了數字傳輸的物理層關鍵技術,內容豐富,涉及許多數字傳輸的新技術和新概念。第1章 緒論,介紹通信原理與技術的研究對象,給出了數字通信系統的組成框圖與性能評價指標。第2章 是確定性信號、隨機變量與隨機過程,介紹了分析設計通信系統所需要的數學工具,包括信號的Fourier變換與Fourier級數、概率與隨機變量、平穩隨機過程。第3章 是通信信道,介紹了通信信道的定義與數學模型、常用信道及其特徵、信號通過信道後產生各種失真及信號中噪聲的特點,為後續各章 分析通信系統性能打下基礎。第4章 是模擬調製系統,介紹了線性調製與非線性調製技術,並分析模擬調製系統的抗噪聲性能。第5章 是模擬信號的數字化,為了實現用數字通信系統傳輸模擬信號,首要任務是將模擬信號表示為數字信號。本章 介紹了模擬信號的抽樣、量化、脈沖編碼調制(PCM)和增量調製(AM)技術等模擬信號數字化的方法。第6章 是數字基帶傳輸,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數字傳輸系統。本章 介紹了各種數字基帶信號及其功率譜、常見的數字信號碼型,重點闡述了數字基帶信號在加性白高斯噪聲(AWGN)信道中的最佳傳輸,以及數字基帶信號在帶限信道上可靠傳輸的各項技術,包括無碼間干擾信號設計、部分響應技術和均衡技術等。在第7章 數字通帶傳輸中,我們介紹了各種二進制和多進制數字調製技術,相干、非相干和差分相干解調技術,以及連續相位調製技術和正交頻分複用(OFDM)調製技術。第8章 是數字通信中的同步技術,介紹了數字通信系統正常工作時,必須建立的載波同步和位同步的工作原理與性能。第9章 是信道編碼——線性分組碼,介紹了分組碼和循環碼的編碼與譯碼方法。第10章 是信道編碼——卷積碼,介紹了卷積碼的編碼、譯碼和性能,同時也介紹了編碼調製技術。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電子類專業高年級學生、碩士研究生的教科書,也可作為從事數字通信系統研究、設計、開發與應用人員的參考書。根據作者的經驗,本書的第1-8章 適宜作為本科生”通信原理”一學期48學時課程的學習內容;本書全部內容可以作為本科生”通信原理”一學期64學時課程的學習內容。
本書為新形態教材。經過多年來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優化,整合的教學資源更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學生的學習特點,”智慧樹”平臺上開設的”玩轉數字通信”適合各高校開展SPOC教學。另外,課程部分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以二維碼形式分佈在教材的各個章 節,讀者可以方便地隨時掃碼觀看。
幾十年來,隨著數字通信原理和技術的發展,國內外出版了大量的關於數字通信的著作,不乏優秀著作和經典教材。作者在編寫本書過程中得益於對這些教材的參考,這些著作大部分在本書每章 後的參考文獻中列出,對這些著者深表謝意。另外,衷心感謝浙江大學”通信原理”教學團隊的各位老師,尤其感謝王瑋教授提供的視頻資源支持。
限於作者的水平,書中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