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筵紅樓夜未央-《紅樓夢》意象敘事研究 馬明奎 978750397304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盛筵紅樓夜未央-《紅樓夢》意象敘事研究
ISBN:9787503973048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馬明奎
頁數:35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69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提交一個新的《紅樓夢》闡釋體系,以文本細讀方法進入原型意象及敘事模式的解讀,以此勾勒《紅樓夢》的特殊文化歷史內涵。書中以榮格原型理論為基本學理,對《紅樓夢》的意象體系、敘事模式及獨特敘事方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釋,在此基礎上描述了《紅樓夢》的人物性格及盛宴的典範意義。

作者簡介
馬明奎,男,內蒙古烏蘭察布人,浙江湖州師範學院教授,主攻文藝學和寫作學,涉及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及《紅樓夢》研究。出版專著:《文章學新探》《暗夜孤航——【紅樓夢】藝術精神研究》《藝術生存論》《南永前圖騰詩學》;編著:《南永前圖騰詩論精粹》《遊牧文明憂思錄——滿都麥小說評論選》。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浙江社會科學》《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紅樓夢學刊》《中州學刊》《北方論叢》等期刊發表論文近40篇。出版130萬字長篇小說《歸》一部,散文集《懸巢》一本,報告文學20萬字。

目錄
第一章 《紅樓夢》的核心意象
第一節 從單個意象到核心意象
第二節 盛筵的邏輯形態
第三節 盛筵的文化功能
第二章 大荒山:神話故事體系論略
第一節 大荒山世界的民間立場
第二節 女媧鍊石補天的神話學旨趣
第三節 太虛幻境:倫理世界的天國盛筵
第三章 大觀園:情節敘事體系論略
第一節 大觀園的文化結構
第二節 大觀園的文化生成及人格價值
第四章 冷月詩魂:意象象徵體系論略
第一節 石與玉
第二節 鏡與月
第三節 花與淚
第四節 酒與火
第五章 宇宙玄音:影射讖言體系論略
第一節 影射和讖言
第二節 異象與徵兆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2003年我在南京大學高
訪,指導老師是趙憲章先生
。聽完我的兩個課題的一些
設想后他指令我做《紅樓夢
》。他說,「你的思路還是
舊的,能不能像巴赫金概括
西方文化那樣,從傳統中國
文化中找到一個核心意象,
類似於『廣場狂歡』?」那時我
的思維沉滯卻敏感:「思路
是舊的」是什麼意思呢?新
的思路應該是怎樣的呢?聽
過一段課之後,我理解了他
的意思:第一,我應該從形
式元素及藝術邏輯做起,而
不僅是故事闡釋和價值批判
。趙老師的意思是從浩瀚的
文化歷史題材中概括出一個
形式要素,就其構成文本的
邏輯關係以至最終形成一個
本體性意象的學理上做工作
,至少要包括三項研究:一
是形式要素,二是邏輯結構
,三是藝術生成。趙老師是
將我指引到形式美學的路徑
上來。第二,形式要素及其
邏輯關係,作為藝術構件最
終應該被收攝到一個核心意
象上來:既是文本建構的軸
心,也是本體性建構的核心
。是意象而不是題材,是邏
輯結輯結構而不是價值評判
,是藝術生成及文體風格而
不是歷史索隱和文化反思,
應該是趙老師強調的重點。
當然,要做好形式研究,實
現價值判斷和文化反思是自
然而然的事。第三,趙老師
的理論資源是巴赫金,還有
阿思恩海姆和康德,我的工
作則是從藝術生成的形式分
析和邏輯描述進入,建構《
紅樓夢》文本的藝術邏輯和
主題結構,然後進入題材分
析。我自然想到胡塞爾、德
里達、榮格乃至佛學,遂覺
茅塞頓開卻也壓力倍增。
我終於去找趙老師了,
告訴他:「這個核心意象是
盛筵。」趙老師所說的核心
意象是整體文化結構的抽象
,也是全部文化現象的概括
,這一思路與巴赫金彷彿。
我則必須避開這一思路,從
榮格原型找路徑,把握意象
與題材的關係,把核心意象
作為一個文化符號,首先,
把它作為一種心理形式、一
個意義結構和文體雛形亦即
原型來描述。什麼是原型呢
?原型就是一種結構:既是
生物本能的,也是深層心理
的。只要有典型情境的刺激
,心理能量加劇,原型就會
被激活為表象亦即意象,題
材即「由『外』入『內』」進入心裏
並且「發生形變或質變」,雙
向結構,從而建構文本,這
正是客觀現實生活進入主體
創作的心理學描述:這是一
個意象與題材孕結的過程。
趙老師在「新文體的符號轉
換」一章中指出:「藝術作為
符號,是人類情感的邏輯形
式。它所表徵的不是客體世
界而是主體的情感或被情感
化了的『內在生活』。」這裏的
「內在生活」接近胡塞爾的「
內在客體」,是積淀了原型
、意象、模式等心理內容的
象徵義域和形式意向,是主
體與對象、情感與世界、意
義與題材結合的心理方式,
而不是客觀生活;主體對於
題材的內在決定從「內在生
活」開始,以意象和模式的
方式實現。亦即意象作為一
個靈魂,從內部制導題材的
敘述策略並賦予特定意義,
反過來題材又滋養意象並依
據某種模式規約為意義實體
,從而意象與題材生長為一
個非主非客的象徵性符號系
統即文本。其次,模式是意
象與題材結合的方式,也是
文本及體裁的生成理路。從
佛學看,原型相當於阿賴耶
識,意象相當於心王,模式
乃是諸心所,題材則是世界
萬有之色相。四者總攝於藏
識,都是其形下變現的不同
層級,內部邏輯相應于老子
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萬物」。所謂核心
意象,既是藏識意義的,也
是題材意義的。從藏識講,
原型乃是其下位邏輯主體,
諸如意象、模式、結構等的
心理之源;從題材講,又是
世間萬有和文化現象的意象
式概括。核心意象是從邏輯
和價值、形式與內容、生命
與世界、情感意志和歷史實
踐諸範疇建構文本,也建構
著人,它是本體神性與宇宙
萬物共構的大境界、大意象
、大主體。人,就這樣被提
升,也是這樣被賦子著價值
和意義。
具體到《紅樓夢》:一
、盛筵能否充任核心意象?
《紅樓夢》是否存在原型、
意象以及模式這樣一些形式
要素?二、這些形式要素之
間又是一種怎樣的關係?三
、理論依據和文本支撐在哪
里?趙老師說先做一個統計
學梳理,看看《紅樓夢》中
的飲宴有多少,各自情形怎
樣,能不能概括出一個「盛
筵」的核心意象。然後看看
這些飲宴如何概括著《紅樓
夢》的題材並且隱括中國傳
統文化的整體結構。再次,
飲宴意象的結構功能及其文
化旨趣究竟怎樣?我覺得有
必要從一種新的方法或理念
出發找到《紅樓夢》研究的
全新領域。我可以做一個折
中的、軟性的、借鑒而不生
硬的學術嘗試:第一要務就
是確立「飲宴」概念。我把《
紅樓夢》的飲宴分為四類:
一是喜慶大典以及大型祭祀
、喪儀活動。都是賈府的倫
理大事件。這類飲宴不僅吃
飯飲酒,重要的是大型集會
,是規模和排場、禮儀和身
份,所以空間意義濃重得多
。二是家族的節日慶典和個
人的生日宴會,都與時間有
關。三是詩文雅集、賞玩冶
游,包括即興小飲。這是《
紅樓夢》的詩意部分,是作
者悲悼和哀嘆的傷心處,香
菱所謂「精華欲掩料應難」。
四是禮儀往來世俗濫飲,滲
入大觀園的詩酒生涯,又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