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史與文學性-民國文學專題研究 周維東 包辰澤 97875690648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史與文學性-民國文學專題研究
ISBN:9787569064834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周維東 包辰澤
叢書名: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頁數:24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5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課程民國文學研究專題近五年的教學成果結集。該課程自2018年開課以來,一直採用「工作坊」的形式,圍繞民國文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師生共同研討,形成了一系列得到學界認可的成果,是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教學改革的見證。全書分為三編:「文學的『社會史視野』」體現為文史互證的研究方式,是對「作為方法的民國」的落實,是課程開設之初的工作坊主題。「『區域間』的文學」是關於「文學史空間轉向」的落實,成果普遍表現對於「區域」「流動」等問題的關心。「文學史的『地方路徑』」,是對地方路徑視野的落實,著重考察地方在文學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大部分成果的研究對象都聚焦於民國時期的文藝,一部分成果也涉及新中國成立初期和東亞地區的文藝現象,在行課和結集的過程中沒有將其排斥在外,是對民國文學研究可能性的嘗試。

作者簡介

周維東,陝西白河人,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常務副主編,主要研究二十世紀中國革命文化與文學,出版專著有:《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戰略與延安時期的文學生產》《民國文學:文學史的「空間」轉向》《意識形態的焦慮:1949-1966年中國大陸文學的精神結構》《清末民初的青年文化與新文學》(合著)The Yan'an Experienc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等。

目錄

復義的「社會史視野」(代導言)
專題一 文學的「社會史視野」
「變戲法」之喻與新知識群體的遊民化
——《現代史》與魯迅的「現代史」觀
「市民文學」的玄機
——茅盾延安之行的精神軌轍
以「東亞視野」重讀20世紀30年代的中韓小說
——巴金《家》、廉想涉《三代》、蔡萬植《太平天下》之比較
20世紀30年代定縣文藝實踐中的「趣味」
從「廢娼問題」到「人的文學」
——1918年周作人的進德會活動與文藝思想
專題二 「區域間」的文學
革命的漩渦:洪靈菲的流亡體驗與文學敘事
艾蕪南行系列作品中被消弭的「灰調」
——以布拉德利的《老滇緬路》為參照
空間轉換與藝術主體的精神嬗變
論卞之琳的延安書寫
錯位的互文:陳學昭《工作著是美麗的》再考察
自我辯難:丁玲「女超人」的追尋與失落
專題三 文學史的「地方路徑」
「運動」中的文藝法則
——從延安時期「二流子」改造運動看新秧歌劇創演
巴金與無政府主義
——以1920至1923年巴金在成都的文化活動為中心
李金髮詩歌的異域經驗
編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