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出入古今,越界跨國,全新視角解鎖全新魯迅。向遠處看,望見魯迅思想的超前與闊遠;往深處看,窺見魯迅思想的深邃與溫情。 回到歷史現場,還原一個處於破立之間,堅持韌性戰鬥的解剖者魯迅形象:一面是向舊壘反戈一擊的決絕,一面是刀刃向內的抉心自食,一面是廢墟重建的深遠用心。 獨特深廣的視角,奇峻雄健的文筆,細緻入微地燭照魯迅幽微內心的同時,又以魯迅的思想觀照當下現實。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於魯迅的學術研究著作。作者用奇峻而深切的筆觸,細緻入微地剖析了處於破立之間,進行韌性戰鬥的「解剖者魯迅」的思想。所謂「破」就是對舊土壤之上的人、事、物進行篩檢、剖析與重估,尤其是側重對國民劣根性及其生成機制的猛烈批判和韌性戰鬥。毫無疑問,對自我的解剖和重構也位列其中,甚至首當其衝。而「立」則是重申和踐行「取今復古,別立新宗」,尤其指向「立人」(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並指向在此基礎之上的「立國」。在這個過程中,「解剖者魯迅」一直把自己架在火上直至燃燒成火燼。這既是個案自我的浴火重生,同時也藉助自己的千錘百鍊溫暖了他所心心念念的他者,從而鑄就了「民族魂」的連綴性和相通性。作者簡介
朱崇科(1975—),山東臨沂人,中山大學中文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系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2005)。學術兼職有:中山大學人文學科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理事等。 主要著作有:《本土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土迷思》《張力的狂歡——論魯迅及其來者之故事新編小說中的主體介入》《考古文學「南洋」——新馬華文文學與本土性》《身體意識形態》《魯迅小說中的話語形構》《華語比較文學:問題意識及批評實踐》《廣州魯迅》《觸摸魚尾獅的激情與焦慮》《文本心詮》等。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海內外刊物發表論文200餘篇。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