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文學史 徐公持 劉躍進 978702019044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文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83
商品編號: 978702019044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秦漢文學史
ISBN:9787020190447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徐公持 劉躍進
頁數:75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013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書寫了公元前246年至公元220年今五百年間的文學演變史,涵蓋了中國歷史早期的秦代、西漢、東漢三個王朝。這一時期是中國文學由發軔到發展壯大的時期。兩漢時期文學創作形態豐富多樣,既有延續先秦的諸子文學,也有新型的政論文學與賦體文學,其中尤以賦體文學成績最為突出,被後世學者推為「一代文學」之代表,此外,漢代的樂府詩歌創作由濫觴而發達,成為後代詩歌發展的近源,為樂府、五言詩等題材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書作者以時代為次序,以重要的作家、作品為中心,對相關作品作非常深入的分析和論述,同時兼顧描述了當時的文學現象、社會背景,分析文學風氣變化的內外因,內容充實詳備,充分汲取了當前古典文學研究的成果,並且也較好地體現了個人觀點,具有學者個人的學術特色。

目錄

編寫說明
緒論 秦漢文學淵源及其流變
第一節 秦漢文學的思想淵源
第二節 秦漢文學的空間分佈
第三節 秦漢文學的文體考察
第四節 秦漢文學的載體變遷
第一編 秦代文學(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7年)
第一章 嬴秦統一過程中的文化特徵
第二章 呂不韋與《呂氏春秋》
第三章 李斯及秦代奏章
第四章 出土文獻中的秦代文學
第五章 秦代詩歌及其他
第二編 西漢文學(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
第一章 西漢文學背景
第一節 漢代初年的思想背景及其社會影響
第二節 漢代初年的對外政策及其文化作用
第三節 漢代初年的文化政策及其積極意義
第二章 西漢文學概說
第一節 漢代詩歌的四種類型
第二節 「體國經野,義尚光大」的辭賦
第三節 積極關注現實的秦漢文章
第三章 西漢前期文學
第一節 西漢前期的詩歌創作
第二節 張蒼、陸賈
第三節 賈山、晁錯、劉德、孔安國及其他文人創作
第四章 賈誼
第一節 賈誼的生平事迹
第二節 賈誼的文學創作
第三節 賈誼的學術傳承與貢獻
第五章 鄒陽與枚乘
第一節 漢初三大文人集團
第二節 鄒陽
第三節 枚乘
第四節 梁孝王文人集團其他作家
第六章 武帝時期的文學
第一節 漢武帝影響下的文學創作
第二節 董仲舒與《春秋繁露》
第三節 劉安與《淮南子》
第四節 東方朔及其他文人創作
第七章 司馬相如
第一節 司馬相如生平與創作
第二節 《子虛賦》《上林賦》的時代意義
第三節 司馬相如的文章
第四節 司馬相如的文學貢獻
第八章 司馬遷及其《史記》
第一節 司馬遷的生平與創作
第二節 《史記》的編纂體例
第三節 《史記》的思想傾向
第四節 《史記》的文學成就
第五節 《史記》的傳播與影響
第九章 西漢後期文學
第一節 漢宣帝前後的政治變化與文學特色
第二節 桓寬及其他作家
第十章 王褒
第一節 抒情詠物小賦
第二節 頌揚為主的應時之文
第三節 詼諧通俗小文
第四節 王褒的創作心態及其影響
第十一章 劉向與劉歆
第一節 劉向的生平事迹
第二節 《新序》《說苑》《列女傳》
第三節 劉向的學術貢獻
第四節 劉歆
第十二章 揚雄
第一節 揚雄的生平與創作
第二節 揚雄的思想與學術
第三節 揚雄的辭賦創作
第四節 揚雄的文章寫作
第五節 揚雄的文學主張及其影響
第三編 東漢文學(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
第一章 東漢文學概說
第一節 東漢前期的「中興」文學
第二節 東漢中期的「懷憂」文學
第三節 東漢後期的「心憤」「刺世」文學
第四節 東漢文學的文體發展
第五節 東漢的文學整理和研究
第二章 桓譚、馮衍等東漢前期作者
第一節 桓譚的思想與人格
第二節 桓譚《新論》的文學價值
第三節 馮衍行止與作風
第四節 馮衍的《顯志賦》
第五節 崔篆、杜篤等其他文士
第三章 王充及其《論衡》
第一節 王充的人生信念及認識論
第二節 《論衡》的文化史觀與文學論
第三節 《論衡》文章的風格特色
第四章 班彪、班固、班昭與《漢書》
第一節 班彪的道德和文章
第二節 班固的人生和著作
第三節 班固的《兩都賦》與詩歌
第四節 《漢書》及其文學價值(上)
第五節 《漢書》及其文學價值(下)
第六節 班昭的文學業績
第五章 賈逵、傅毅等東漢中期作者
第一節 「通儒」賈逵的文章
第二節 傅毅及其《舞賦》
第三節 崔駰及崔氏家族文學之脈
第四節 黃香等其他文士
第六章 張衡的文學成就
第一節 道德服膺、知識信仰與文學
第二節 張衡辭賦的「懷憂」性格和博物特色
第三節 張衡的詩歌成就
第七章 王逸、馬融、王符等東漢中期作者
第一節 王逸、王延壽父子的文學業績
第二節 大儒馬融及其《長笛賦》
第三節 王符及其《潛夫論》
第八章 東漢後期作家群
第一節 崔寔、延篤、朱穆
第二節 鄭玄、荀爽
第三節 秦嘉、徐淑夫婦贈答詩文
第四節 酈炎、高彪、趙壹
第五節 應劭及其《風俗通義》
第九章 蔡邕
第一節 蔡邕生平及其政論文章
第二節 蔡邕的碑誄文
第三節 蔡邕的賦與詩
第四節 蔡邕的《獨斷》與文章學理論
第十章 漢樂府歌辭
第一節 漢樂府及其歌辭
第二節 《相和歌辭》
第三節 《雜曲歌辭》《雜歌謠辭》及其他
第十一章 東漢「古詩」
第一節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和產生時代
第二節 《古詩十九首》的內容和風格特色
第三節《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第四節 「蘇、李詩」及其他「古詩」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