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長河裡,倫理學作為一門以人類道德生活為基本對象的科學,隨著歲月的流逝,展示出愈來愈強大的生命力,呈現著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和理論格局。本書為清華大學文科一級教授、人文學院原院長萬俊人的學術專著,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自19世紀中葉以來,現代西方倫理學各種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發展脈絡,以充沛而精當的文獻史料和深入淺出的闡釋、分析和論辨,探討了現代西方倫理學形成與發展的歷史條件和背景、現代西方倫理學的流變及一般特徵,釐清了現代西方倫理學的歷史斷代與理論傳統,總結了現代西方倫理學各流派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徵和主要學術貢獻與理論問題。本書是國內較早的系統完整的現代西方倫理學史著,兼具研究性和研究生教學的雙重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此類學術史著述的欠缺,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倫理學本科生、研究生的參考書,又可以作為倫理學愛好者的工具書。作者簡介
萬俊人,1958年7月1日出生於湖南嶽陽。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國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倫理學》教材編寫小組首席專家兼召集人,中國倫理學會原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北京哲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北京大學原教授,清華大學文科一級教授、人文學院原院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目前學術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政治哲學、倫理學、應用倫理學、西方倫理學史等方面。迄今已出版學術專著《薩特倫理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現代西方倫理學史》(上、下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992)、《倫理學新論——走向現代倫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道德之維——現代經濟倫理導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2010)、《尋求普世倫理》(商務印書館,2001;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弗羅姆》(香港中華書局,2000)、《正義為何如此脆弱》(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政治哲學的視野》(鄭州大學出版社,2008)等20餘部;出版譯著《自為的人》(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主體性的黃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道德語言》(商務印書館,1996)、《政治自由主義》(譯林出版社,2001)、《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四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005、2008;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再版)、《詹姆斯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等20餘部(卷);用中、英文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300篇,出版詩詞集《悠齋清吟》(中華書局,2021)。目錄
上卷